演讲与口才(全)

演讲与口才(全)

ID:21047250

大小:755.82 KB

页数:154页

时间:2018-10-17

演讲与口才(全)_第1页
演讲与口才(全)_第2页
演讲与口才(全)_第3页
演讲与口才(全)_第4页
演讲与口才(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演讲与口才(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演讲与口才第一章口语交际第一节口语交际与口才一、口才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言语活动。一种信息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给他人,怎样获得最佳沟通效果,这个过程体现了交际者个人的说话能力。我们认为口才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是一种运用说话方式达到交际目的的个人综合能力。(一)人人会交际,未必人人有口才是否有口才,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评价:一是说话者的语言要规范,表述要准确,方式要巧妙自然;而是能使听话人理解接受甚至产生共鸣。只有达到对话双方的和谐,才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口才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口才简史)语言在劳动中

2、产生。夏朝:夏王启的战前动员艺术春秋战国:晏子使楚、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口才故事。孔子的口才观(两个方面):排斥——“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行而讷于言”;重视——“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庄子:“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所极。”墨子:将“辩慧”列为选拔人才的条件之一。提出“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荀子主张“君子必辩。”汉魏之后:先秦形成的游说、论辩、演讲等良好风尚遭到严重压抑,代之以尚文轻说

3、之习。佛教语言观:“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楞伽经》)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近代:围绕着社会变革,知识分子卷入激烈争论,涌现出一大批演讲大家。民主改革的需要,社会动员的需要推动了演讲艺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演讲理论的研究。演讲在西方:古希腊: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演讲(尤其是法庭辩论)盛极一时,出现了柯拉克斯、高吉阿斯、安提丰等著名演讲家。柯拉克斯著有第一部演讲学专著《演讲艺术》。古罗马:西塞罗,古罗马最伟大的演讲家,一生做过一百多场政治演讲

4、和法庭演讲,有五十八篇演讲稿留传后世,还著有《著名演讲大师们》、《演讲家》等著作。昆体良:是罗马帝国官方设立的雄辩术讲座的第一位讲师,著有《雄辩术原理》,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演讲学理论。二、口才是现代人成功的要素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口才对事业成功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现代人的口才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1、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2、正式场合表达能力差。3、主动表达能力欠缺。4、缺乏交际意识,沟通能力差(售货员、推销员是典型)。5、不能熟练运用态势语(肢体语言)等无声语言。6、性别差异明显。女生整体口语能力强于男生。(二)问题原因分析:1、方音重。2

5、、临阵怯场。3、认识偏颇。4、合作意识缺乏。5、教育体制存在缺陷。三、口才是演讲的基础演讲的定义: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意见并加以阐发。演讲者、听众、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及信息传达手段(有声语言、态势语言、演讲者主体形象等)是演讲活动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一)演讲是口才的最高表现:一个人演讲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个人的口才水平。演讲者的口才越好,越能调动听众的兴趣和积极性,越能增强演讲的感召力。(二)演讲是特殊条件下的口语交际:信息交换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其中“编码”、“解码”是最重要的环节。演讲的特殊性在于:1、演讲的听众是特定的群体,

6、往往具有特定的职业、文化层次、社会经历,有特定的需求。2、具有特定的时空。2021/8/24第二节口语交际的类别一、双向交流及其规则:双向交流包括辩论及交谈。此处仅涉及交谈。交谈过程是交际双方相互应答的过程。一方的话语内容是对另一方的话语内容的承接,彼此回应,交替反馈,使信息渠道通畅,实现沟通目的。(一)选择话题和转移话题:1、选择双方熟悉的话题;2、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3、适当转移话题。(二)营造轻松氛围:1、谦和礼让;2、适当避讳;3、控制声调和音量。2021/8/24二、信息传递的常见类别(一)自我介绍:社交场合应在三十秒内打招呼。原则与技巧:1、平和自信,

7、把握分寸;2、幽默风趣,富有创意;2021/8/24(二)提问提问的功能:通过发问,了解自己不熟悉的情况;将对方的思路引到某个共同点上;打破冷场,化解僵局。1、提问的内容:不要问对方难以应对的问题及对方的隐私,也不要问忌讳的问题。如对方面有难色或有厌烦、疲劳的表现,就应适可而止。2、提问的方式:尽量少使用封闭式提问,多使用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指那种设定了框架、答案受到限制、在多数情况下只需用一两个词或是否来回答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能让回答者按照指定思路作答,不至于跑题,但不利于展开话题,易使谈话枯燥。开放式提问指比较宽泛、概括、范围较大、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