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如今将进牛津大学

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如今将进牛津大学

ID:21052814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9

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如今将进牛津大学_第1页
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如今将进牛津大学_第2页
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如今将进牛津大学_第3页
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如今将进牛津大学_第4页
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如今将进牛津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 如今将进牛津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如今将进牛津大学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如今将进牛津大学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如今将进牛津大学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如今将进牛津大学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如今将进牛津大学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如今将进牛津大学文科状元弃清华报港大如今将进牛津大学  内地生凑在一起学习,外国留学生凑在一起去酒吧,香港本地生凑在一起搞各种社团活动。在香港大学读书的青岛学子王林杰看来,各地学生生活习惯的不同让他确实感到了隔阂的存在。不过,这也是香港高校处处彰显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表现之一。其他的,诸如没有班级划分、强调学生的批判精神

2、、一次可从图书馆借150本书、注重平时表现多于考试成绩等等,让他这样的内地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充满挑战。  王林杰,平度一中毕业生,2008年高考时取得平度文科最高分、青岛市第二高分的好成绩。王林杰在高考前曾经参加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但发挥不佳无奈落选。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清华大学招生老师主动和他联系,邀请他就读清华大学新闻系,但王林杰决定放弃曾梦寐以求的清华,冒险报考香港大学。  当年香港大学在山东招生考试,有206名高分考生争夺10个入学名额,只有约30%入选学生能获得奖学金,王林杰考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使考不上

3、港大、也要报考其他香港高校,主要原因是他感觉到香港更能开阔眼界。  在面试上,香港大学与内地高校相比有两大不同点:一是香港大学用英语进行面试,内地高校除外语类专业外,用中文进行面试;二是在面试的考核方式、问题类型和测评指标上,香港大学更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到见解。  香港大学面试题目,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很猛很刺激,诸如“如果你跟胡锦涛总书记见面,你会跟他讲什么”、“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赌博是否应该在中国推广”、“建”鸟巢“是不是太浪费材料”、“你支持包办婚姻还是自由恋爱”等,这

4、对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内地考生来说是全新挑战,因为面试题没有预设的正确答案。  “我当年面试是小组面试,6个人小组讨论,题目是”煤炭价格上涨,政府却限制电价上涨,电力公司抱怨纷纷,你怎么看“,题目一出来,其他五个人跟我的观点不一样,形成了1对5的局面。”王林杰的高考成绩在参加面试考生中不算很突出,不过凭借着出色的现场发挥,他最后被录取了,还获得了每年10万元港币的奖学金。  王林杰先是在浙江大学委培了一年时间,和浙江大学本校生一起上课和生活,在香港大学只读3年。“但今年香港高校学制改为了4年,取消了预科。”王林杰认为,取

5、消预科是与国际接轨,是件好事也是大趋势,毕竟3年制本科读起来太紧张、非常累。  委培结束后,王林杰到了香港上学,碰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呢?王林杰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不是生活不适应、学习压力大、物价水平高,而是语言不适应,而且第一个语言障碍并非英文而是粤语。  “学校里面是普通话、英语、粤语三种语言都流行。香港高校上课几乎都是用英文授课,只有极个别课程是用普通话上课,比如说中国历史。不上课的时候,香港本地学生大部分都说粤语,普通话虽然能听得懂,但很多人普通话都说得磕磕巴巴,和内地生交流起来都存在困难。”王林杰刚来学校的

6、时候不会说粤语,经常和讲粤语的当地人不能交流,要先问问人家会不会讲普通话,然后再说话。  形势所迫,王林杰只能主动学粤语,好在学校专门开设了粤语课程,周围语言环境也使他学得很快,现在他和香港本地生交流不再存在语言障碍。  在香港读书3年,王林杰感慨香港学生和内地生在生活习惯上具有明显差异,很容易形成小圈子。  比较明显的现象是内地生凑在一起学习,外国留学生凑在一起去酒吧,香港本地生凑在一起搞各种社团活动,内地生对社团活动参与度比较低。香港本地生是出了名的“夜猫子”,社团开会经常搞通宵。  王林杰说,内地教育主要考查方

7、式就是考试,学生心里面也都把考试当成学习的主要目的,但香港学生则比较注重实践,内地生经常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排名。港大甚至流传着这样的笑话,香港本地学生在考完试后,自我感觉不错,会感叹一句,“达到了内地生的平均水平”。  在王林杰看来,香港本地生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做事认真,很有批判精神,对事情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也更善于展示自己。  港大现有13所本科生宿舍,港大宿舍实行自治,港大将此叫做舍堂文化,“港大的舍堂融合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国籍的同学,既能够让学生学会独立,又能够丰富社交及学习生活。”王林杰表示,港

8、大每个舍堂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与特色,以各种比赛及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归属感。  不唯分数论的鼓励式教育、热情活泼的宿舍文化、严谨规范的学术防腐体制……王林杰能够一口气说出众多港大教育的优点来,他认为内地生赴港求学除了要适应其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外,还特别要注意学术适应。  港大不是唯分数论的高校,每年都有内地高考状元未被港大录取的情况。香港各大学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