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ID:21054584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4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的密切结合,使传统的课堂日益改观。传统的课堂借助教材、黑板和粉笔、教学语言、卡片、图片、表格、实物、标本、模型等实施教学。教材负载着传承文化信息的功能,学生借助教材获取信息,教师借助包括参考书在内的教材与学生交流信息。书是教师重点强调的内容,它传达出教师的思想信息,学生借助板书获知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沟通师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和传达、反馈、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以上这些教学辅助手段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活泼、多样,但也有它们的局限性:提供信息内容单一,传

2、输方式单向,课堂活动固定化,所用实物、模型制作使用不便。而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课程整合以后,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语文教学并与语文学科整合,特别是演示性课件的运用使课堂由单调变为丰富多彩。所谓“课件”即以文字、图表、画片、音频、动画等各种媒体制作的素材资料,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汇集起来的资源库,它能够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适应一定的教学需要,是一种优化的教学资源。但这种多媒体教学看似丰富热闹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误区。  一、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不足,导致“新瓶

3、装旧酒”  新课改教学的理念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从而发挥其独立思考的潜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课堂只是将教师的讲解变成了单纯的多媒体的演示。一些所谓的课件只是做了“板书搬家”“书本搬家”的工作,视频、动画、图片等直观、形象、立体等综合效应还远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来。  二、多媒体过多挤占时间空间,导致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所动摇  多媒体教学不能替代教师的创造性工作,不能因为它的便捷、高效、丰富就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教师决不

4、能只做放映员,一味采用电教手段,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认知语文教材,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上,使他们获得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变得过于机械,导致了呆板的课堂结构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就是要优化语文课堂结构,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目前许多课件制作和课堂结构设计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在课堂上“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教室上课就像已设置好程序的机器,按部就班。  四、枯燥的“人机对话”,导致了师生间情感

5、交流渠道不畅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情感的交流。尤其是语文教学,它是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的。目前在语文多媒体课堂中,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要么是银屏演示不断,而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可见,过分强调“人机对话”,就会忽视教学中师生心灵的沟通,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就会大大削弱,甚至造成隔膜,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五、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变成单一的图画  不少教师在多媒

6、体教学中总是要将课文中描绘的内容制作成图片让学生欣赏,实际上文学欣赏的过程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艺术形象的创造也是审美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陶冶读者情操、提高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化成简单的图画、照片,欣赏者一目了然,那么多美的艺术形象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犹如一杯白开水。  六、忽视细节处理,影响课件使用的效果  细节虽小,但是如果缺乏关注,很有可能使课件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在小处也要下足工夫,以免因小失大。比如字的大小和量的多少应适当;要突出核心信息;要关注学生的接受心理;要把握

7、课件的使用契机;注意板书与课件的配合等等。  针对上述多媒体教学误区,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何时用——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宜用多媒体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那些一目了然或利用其他简单的教学媒体,就能很快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可不必费时费力做多媒体的课件。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品格,丰富的人文性蕴含在以文学符号为载体的文本当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去感悟其中的真意,有些东西是从多媒体提供的花花绿绿的信息中得不到的。没有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再先进的教学

8、设备也只不过是教育的物化形式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适时适度问题。教师可以用综合性的大型课件,也可以用小型的零散课件,或者简单的一幅幻灯片、一张图片、一曲音乐、一段视频,教学有利的尽可以为我所用。  (二)用什么——并非所有的课件都是生、光、电俱全  不少教师把公开课用生、光、电“武装到了牙齿”,恨不得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用课件来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