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ID:21054844

大小:1.9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17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_第1页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_第2页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_第3页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_第4页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_第5页
资源描述: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草种质资源与育种第三章 牧草的繁殖方式与育种§-1牧草繁殖方式一、有性繁殖是由雌配子(卵细胞)和雄配子(精细胞)相互结合(受精)而形成合子产生后代的繁殖类型。根据参与受精的雌,雄配子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plant):以同一株的花粉进行受精的植物。其异交率一般不超过4%。异花授粉植物(crosspollinatedplant):主要是以其它植株的花粉进行受精的植物。其异交率高于50%高者甚至可达95%以上。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crosspollinatedplant)常异花授粉植物为自花授

2、粉植物与异花授粉植物的中间类型,其异交率在4%~50%之间。二、无性繁殖1.无性系(clone)—同一植株无性繁殖的后代,也称无性繁殖系和营养系。2.无性繁殖器官:块茎、块根、接穗、根茎、葡匐茎、插枝、根蘖、鳞茎、球根等。牧草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豆科牧草:扦插禾本科牧草:分株繁殖三、无融合生殖1.无融合生殖(apomixis):能形成性器官,但可不通过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也不是通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是通过种子繁殖。2.无融合生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倍体配子体的无融合生殖。二倍体配子体的无融合生殖。阻碍受精的不良条件,不阻碍无融合生殖的进

3、行。由珠心细胞和珠被细胞直接形成不定胚。四、植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1.研究花器构造,开花习性,传粉方式,花粉萌发与雄蕊柱头的关系以及胚囊中卵细胞的受精情况,2.采用隔离单株的方法强迫自交,观察其结实是否正常。3.采用遗传试验测定自然异交率(%)=F1代中具有显性状的植株数F1代总植株数×100%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plant):其雌雄配子来源于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如水稻、小麦等。天然异交率在1-4%。自花受粉self-pollination指一株植物的花粉,对同一个体的雌蕊进行受粉的现象。在两性花的植物中,又可分

4、为同一花的雄蕊与雌蕊间进行受粉的同花受粉(菜豆属)和在一个花序(个体)中不同花间进行受粉的邻花受粉(gei-tonogany),以及同株不同花间进行受粉的同株异花受粉。被子植物大多为异花受粉,少数为自花受粉。高粱就是自花受粉为主。闭花受粉是同花授粉的一种,花朵在受粉期时与外界隔绝,豌豆是闭花授粉的。孟德尔在杂交试验中主要以豌豆作为试验材料,这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花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一、自花授粉植物群体1.是一个由许多遗传组成纯合的个体所组成的混合群体。2.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产生和保存下来

5、的。有利于种的生存和繁衍,所以自花授粉植物具有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的特点。选择方法:系谱法§-2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的遗传育种特点白花授粉植物分离纯系(自交系)自交系(纯系)间杂种(杂种优势)小麦,禾本科小麦属的重要栽培谷物。自花授粉,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小麦属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从北纬18°到北纬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高原(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贮藏小麦要求籽粒含水量在12.5%以下,常温下可以保存1-2年。小麦的世界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生产小麦最

6、多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小麦的种类1.冬麦与春麦 冬麦种植于温带地区,在秋天时播种,而春麦则生长在有长冬的地方,它在无霜的春天播种,它们都可长出软质麦和硬质麦(取决于谷的质地)。2.硬麦和软麦 小麦蛋白质的含量由谷的硬度决定。所以,质硬的小麦含蛋白质高,主要用于制面包和面食。质软的小麦含蛋白质稍低,它主要用于做蛋糕和糕饼的面粉。3.一般分类a.硬红冬麦含高蛋白质及筋度,适合制作发酵面包及硬面包的面粉。b.硬红麦含极高蛋白质及筋度,适合制作发酵面包及硬面包卷的面粉。c.软红麦含低蛋白质及筋度,适合适合制作蛋糕及饼干粉。d.硬白

7、麦适合制作面包及面条粉。e.软白麦含低蛋白质及筋度,适合制作蛋糕、饼干及面条粉。f.硬粒小麦适合制作通心粉及意大利面条的面粉。小麦面食品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面粉及其制品的色泽是一项重要的感官指标和市场指标。市场销售的面粉白度(R457值)一般达80以上才易被认可和接受,但是,大多数小麦品种面粉的自然白度远远达不到这一指标,中国已报道的小麦品种的面粉平均白度只有75~76。赵振东,刘建军,董进英.山东省冬小麦品种品质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l994,5:3-5.。这种增白剂是一种过氧化苯甲酰类氧化剂,使用这类增白剂虽能提高面粉白度,

8、但破坏了面粉中的胡萝卜素和VA、VE、VB1等营养成分。我国新的小麦粉国家标准(GB1355-2005)也已明确规定,面粉中不再允许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因此,加强对高白度小麦的研究,培育高白度小麦新品种以替代增白剂,满足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