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改良方法

ID:21056310

大小:12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9

盐碱地改良方法_第1页
盐碱地改良方法_第2页
盐碱地改良方法_第3页
盐碱地改良方法_第4页
盐碱地改良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盐碱地改良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盐碱土的改良措施一、简介盐碱土是指土壤含有可溶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作用或危害的土壤。从广义上讲盐碱土包括盐土、盐化土和碱土、碱化土。但盐化土、碱化土仅处于盐碱化的初级阶段,在不同的土类如潮土、草甸土等类,属于其相应的亚类,故不包括在盐碱土纲中。盐碱土是被分为盐土和碱土两个亚纲,其中盐土又被分为盐土、漠境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寒原盐土和滨海盐土等土类。盐碱土一般又称为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我国盐土的分布地域广泛,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带和沿海地区。除滨海地带外

2、,其土壤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均大于1,也就是说盐渍发生的气候条件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及地下水中的可溶盐则随上升水流到达地表,经蒸发、浓缩而积累而地表,形成盐斑、盐壳及积盐层。在西北内陆地区盐土呈大面分布。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碱土是由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交换性钠离子而使土壤呈碱性反应的盐渍土。碱土在我国的分半相当最北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栗钙土区一直到长江以北的黄淮海平原潮土区,从东北松嫩平原草甸土到山西大同、阳高盆地、内蒙古河套平原到新疆的准格尔盆地,均有局部分布,地跨几个自然生物气候带。我国碱土的总

3、面积不大,且均呈零星分布,碱土常与盐土或其他土壤组合分布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降雨量小于其蒸发量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及受海水影响的滨海地区。二、改良措施(一)工程措施1沟渠排水。据研究,当地下水深埋为1.0~1.8m时,地下水蒸发量是深埋2.5m时的3~5倍,因此,在相同土壤条件下,地下水位越浅,蒸发量越大,土壤积盐越重。所以针对地下水位过浅的盐碱土壤,通常会通过沟渠排水来降低地下水位。(1)主干排水工程——如干排系统,应当是平行于潜水水力坡度,也就是平行于地面坡度,从而有利于排泄地表径流,如排洪、沥、涝水和农渠排

4、水的地表排泄量;而未级固定的排水系统如农排,应当是垂直于潜水的水力坡度。目的在于增大地下潜水的排水断面,加大地下水的排渗。(2)排水沟的深度与间距。深度:一段控制地下水位的末级排水沟(农排)深度是要求在临界深度以下。所谓临界深度,就是在干旱蒸发积盐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蒸发的最浅的地下潜水的埋藏深度。临界深度(m)一般等于毛管排水强烈上升高度(m)+安全超高(m),毛管上升高度与地质有关。间距:要求两级末固定排水沟(农排)之间所产生的潜水力供面能保证在临界深度以下,如图下所示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2灌溉工

5、程。灌溉工程是盐碱土改良的引水保证。(1)渠道防渗问题:因渠系渗漏是高灌溉区地下潜水水位的重要来源,因此应尽一切办法来减少渠道渗漏和渗漏所产生的影响,防渗的手段除水泥板等衬砌以外,就是在大的引水渠两侧挖掘防渗沟以截制向两侧外渗水流,或在两侧造林以生物措施来降低水位。(2)灌排渠系地排列关系: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灌排相邻:即用挖掘排水沟的土方以作为灌水渠的填方,这样施工比较容易,但引水渠的水位往往在近排水沟一侧渗漏灌溉水入排水沟,不利于淡化地下潜水,且渠道渗漏量较大,如图A,C所示。第二,灌排相间:即灌水渠设计于两

6、排水的中间,这可利用灌水渠渗漏及灌溉所产生的淡水势头以挤压咸水,加强排咸水和淡化地下潜水的效果。(3)灌水方法的要求。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盐碱地的灌溉最好使用滴灌法。滴灌是一种水分利用率高的局部灌溉方式,具有低流量、高频率的特点,使植物根区水势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土壤盐分不被淋洗。另外,利用盐碱水进行灌溉势在必行,但同时须减小盐碱水灌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盐碱水的灌溉方式主要有:①循环灌溉:先在土表施用石膏,然后种植园林植物。植物幼苗生长初期,用淡水浇灌:幼苗建成后,再用盐碱水灌溉。该方法的优点是在幼

7、苗阶段,土壤盐分,尤其是表土含盐量保持在较低水平。有利于苗木的生长。②混合灌溉:即海水和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灌溉。在灌溉水或浅层地下水的盐渍度不高,且淡水缺乏的地区,混合灌溉意义重大。混合灌溉在印度和美国已普遍实施。效果显著。但有研究表明:盐渍度高的水和盐渍度低的水进行混合灌溉,能导致土表盐渍度上升,作物产量下降。为此,根据不同作物的耐盐性进一步研究了海水和淡水混合后灌溉水的含盐标准㈣及混合的最佳配比。③顺序灌溉:即先用水质较好的水灌溉耐盐性低的作物后,用收集到的含盐量较高的排水再灌溉耐盐性高的作物。灌溉水可被

8、利用的顺序次数取决于灌溉水的盐碱度、有毒微量元素的浓度和作物的耐盐性。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灌溉水,宜在区域范围采用而不适于小范围内使用。在小规模的园林绿化中,漫灌降盐的技术仍然随处可见,因为漫灌成本低,操作过程简单,但是漫灌极易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排水不及时,就会导致地下水平面上升,引起此生盐渍化。3管道排水。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沟渠排水十分普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