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

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

ID:2105655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_第1页
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_第2页
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_第3页
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效的备课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要重视并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备课环节上。笔者从解读新课改、分析使用教材、备教学资料、因材施教及集体备课等几方面初步阐述了新课改理念下音乐课程备课的思路。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课程;备课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音乐课程一直不被学生所重视,并且传统的音乐课程还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教学、轻音乐审美欣赏的问题,所以导致原本轻松、愉快的课程教学变得单板、乏味,使音乐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如今新课程改革为音乐教学树立了全新的

2、教学理念,明确了教学目标。如何在备课环节融入新课改的理念成为了音乐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解读新课改,树立新音乐课  程观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先深入了解其改革的内容和更新的教学观念,把握课改的精神和方向。在音乐课改中,新教学大纲较传统的相比有很大不同,倡导“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强调音乐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及对学生终身音乐教育奠定基础为教学宗旨。这也从根本上转变了原本以学习音乐知识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把音乐课程的功能定位为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审美。所以,根

3、据新课改的理念,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备课模式,重构在素质教育思想和音乐教学目标共同指导下的全新备课模式。  二、深入分析教材,创新使用教材  1.音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特点,了解编者的思想和意图。对于教材编入的音乐要仔细揣摩,查阅音乐作品的有关资料,编写课堂教学的解说词,并且设计好关于本堂课的讨论题。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审美要素,包括音乐的旋律、意境、情绪、曲调、配乐、乐器、歌词大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根据这些音乐特性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  2.根据“源于教材,高于教学”的新课改理念,教师

4、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在不改变教学整体目标的情况下,适当的对教材进行补充、替换和删节,这要求教师具备大胆创新使用教材的精神。在选择课程教学资源中,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区域文化,把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丰富到教学设计中。  三、备好音乐教学资源  音乐课程备课不仅仅是针对教材单纯的讲解性备课,还要备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设备和辅助材料。例如学生这堂课应该用到的乐器、服装、道具,以及教师制作的课件、图片、音像资料、题板等,都要准备妥当。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展示音乐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同时,教师自身还要做好示范的准

5、备,包括对歌曲的演唱、乐曲的演奏、舞蹈及戏剧的表演等,这样能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音乐课程备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所以备课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他们感兴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优先考虑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传授新知识的切入点。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班级的特点和学习进度设计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在对音乐进行鉴赏和理解的时候,教师要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做好沟通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6、不要用标准的答案去束缚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设计周全学生在课堂参与活动的方式和活动量,把师生之间的互动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积极推行音乐教师集体备课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每位教师在自身认真准备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究、合作、讨论的一种有效的备课方式。学校的教研小组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同一课程不同种教学计划的研讨会,分析比较不同种备课方案的优缺点及实效性,使教学设计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集体备课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集思广益解决教学中的一般问题,取长补短完善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极大地

7、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在音乐课程备课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和创新备课思路,使音乐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最终实现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形成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