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21058201

大小:44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9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www.ks5u.com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这说明先秦儒学家A.认为“人性本善”B.重视教化作用C.主张“为政以德”D.推崇仁义观念【答案】B【解析】孟子的主张是“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致;荀子的主张是“普通人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强调后天教育的作用,

2、故答案选B。A是孟子人性思想;C是孔子的思想;D是荀子思想。【点睛】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地给人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缓和矛盾和促进社会发展,荀子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2.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反对在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认为在法律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一学派是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君主和法律的作用,显然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C项之前;A主张无为思想;B是兼爱非攻思想;D倡导仁义和德治。3

3、.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汉代董仲舒则完成了儒学意识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A.用法家思想来取代仁政学说B.宣扬君权至上维护专制统治C.吸收不同派别思想神化君权D.汲取佛道理论确立天理体系【答案】C【解析】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法家、阴阳合道家思想对于传统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形成新儒学,故C正确;新儒学是吸收法家思想,不是取代儒家思想,故A错误;董仲舒是神话君权思想,故B错误;D是理学思想体系。4.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

4、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t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D.配合政治统治的需要【答案】D5.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A.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D.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答案】A【解析】“君不君,臣不臣”显然是违背了传统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从而导致政权的不稳定,故A正确;材料中是伦理道德破坏

5、,不是宗法制破坏,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故C错误;D与材料信息不符。6.“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可知符合南宋朱熹学说的“格物致知”观点,认为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故A项正确。B项是陆九渊的主张;CD项

6、是王守仁的主张。故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格物致知7.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这说明宋明理学A.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B.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C.使儒学逐渐完整并走向成熟D.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答案】C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解析】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等伦理道德,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这一思想促使儒学系统的完善,故选C。理学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A错误;经世

7、致用思想与理学思想相反,故B错误;D与材料意思不符。8.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反对尊崇孔子B.提倡独立思考C.反对专制皇权D.批判程朱理学【答案】B【解析】“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说明作者反对孔子的权威,主张个性解放,独立思考,故B正确;A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C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批判程朱理学,故D错9.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8、下列学术著作中属于“实学”范畴的是A.《论语集注》B.《本草纲目》C.《朱子语类》D.《四书章句集注》【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实学是指为现实社会服务,《本草纲目》属于医药学,服务于现实民众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