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

ID:21060512

大小:143.5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9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_第1页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_第2页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_第3页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_第4页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第一章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一、实习目的及任务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三、湖山地区地质概况介绍(一)地形地貌(二)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三)地质构造简介地下水现象(五)阳山碑材(六)汤山猿人洞第二章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野外实习一、实习目的及任务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三、瓜埠山地质概况介绍第三章南京地质博物馆简介一、博物馆老馆二、博物馆新馆第一章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观察沉积岩地区岩溶地貌现象。2、观察、汄识沉积岩的地层、岩性及古生物化石。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汄识褶皱构造现象和断层构造。

2、4、观察地下水现象。5、学会使用罗盘,包括:测ft岩层的产状,并学会在地形图上定点。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路线1、火石峰山脚下一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一火石峰北坡废弃采石场主要观察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的岩性及古生物化石。观察孔山背斜在火石峰出露的特征。学会利用罗盘测fi地层产状。路线2、火石峰山脚下一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一巾国水泥厂采石场主要观察石炭系下统的地层特征。利用罗盘测:W:地层产状。路线3、棒锤山西小铁路边人工剖而主要观察三S系中下统青龙群下部地层、岩性等。利用罗盘测兑地层产状。路线4、明文化村一大石碑一汤山雷公山猿人洞在明文化村古代废弃的采石场中

3、,观察二登系栖霞组地层屮岩性、化石特征。考察人石碑断层,寻找该断层存在的证据,判断该断层的性质。在汤山雷公山猿人洞屮,考察奥陶系破酸盐岩中发育的溶洞特征,观察洞内的钟乳石特征。在葫芦洞中考察第四系更新统堆积层特征,观察南京汤山古人类一一南京直立人化石(牙齿1枚、头盖骨2件〉。、湖山地区地质概况介绍(一)地形地貌汤山位于南京城东约28km,自南京有汽车直通汤山镇、湖山等地,交通方便。本区位于宁镇摺皱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NEE,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m,包括排山、棒锤山。谷地h北侧湖山谷地是二叠系龙

4、潭煤系地层经过地表水侵蚀形成,该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第二阶地海拔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有少量冲积成因的粉砂质粘土。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m,主要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高341.8m。谷地2:南侧谷地是志留系高家边组页岩地层被剥蚀而成(老宁杭公路)。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海拔292.3m。泉水:孔山北坡山脚下,有孔山寺泉;棒锤山泉,均为上升泉。(二)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宁镇地区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

5、区。本次实习穿越路线区域出露的地层见表1:表1汤山镇湖山地区地层一览表系统组第四系(Q)二叠系(T)中、上统黄马青群下、屮统青龙群系(P)上统龙潭组、大隆组下统栖霞组、孤峰组石炭系(C)上统船山组中统黄龙组下统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泥盆系(D)上统五通组中下统茅山组下妞由老至新依次介绍如下:1、泥盆系(D)(1)中下统:茅山组(Dl+2m)在孔山北侧采石公路东端有出露,厚约20m左右。岩性:力紫红色间夹灰黄色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砂岩呈屮厚层状,沿层面常见白云母片。岩石原生色(新鲜色)力灰黄、或者灰白色,由于受到氧化作川而呈现紫

6、红色。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群地层呈整合接触。(2)上统:五通组(D3w)岩石坚硬,常构成高山之顶,露头好。假整合于茅山组地层之上,接触而略显受侵蚀之痕迹,局部见到细的砾石,砾石成份为茅山纟11砂岩。五通组厚约150m,可分四部分:底部:灰白色石英砾岩、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淸楚。石英砾岩有三层以上,砾石成份:白色石英、黑色燧石等,呈滚圆或半滚圆状,砾径在1〜3cm为主,砾石可排列成单向斜层理。下部: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夹有粉砂岩薄层。砂岩中石英含S可达95%以上,为硅质胶结。具有缝合线构造,具有单斜层理。上部: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有较多的灰白色

7、粘土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局部夹有扁豆体状薄层赤铁矿。顶部:灰白色屮厚层状石英砂岩,缝合线构造非常发育,根裾此能准确判断层而。化石:在灰黄色砂岩屮见到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亚鳞木等。2、石炭系(C)分下、中、上统(1)下统(Cl):Cl分四组①金陵组(Clj)厚度:6m岩性:灰黑色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状,生物碎屑主要是:海百合及腕足类碎片,含有有机质及泥质成分较高,击之有臭味,底部有一层铁质粉砂岩与D3w接触。化石:多,盛产假乌拉珊瑚、笛管珊瑚,石燕类化石,金陵穹房W等。与下伏五通组(D3w)呈假整合接触。②高骊山组(Clg)厚度:36m假整合于

8、金陵纟II之上,金陵组顶而有受过侵蚀之痕迹,侵蚀而起伏不平,因受过氧化,颜色发红,而上有FeMn质薄层堆积。下部: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