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传递

遗传信息传递

ID:21063744

大小:9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9

遗传信息传递_第1页
遗传信息传递_第2页
遗传信息传递_第3页
遗传信息传递_第4页
遗传信息传递_第5页
资源描述:

《遗传信息传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1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学习目标2掌握DNA的复制过程。2掌握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和主要酶类。3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流程。4理解DNA的修复种类和修复的意义。5理解转录、翻译的过程和蛋白质合成与医学的关系。6了解转录后加工过程和转录的调控。DNA是遗传的主要物质,遗传信息以碱基排列顺序的方式贮藏在DNA分子中。基因(gene)是编码生物活性物质的DNA片断。DNA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上,后者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一过程称为翻译。遗传信息传递的这种

2、规律称为中心法则(centraldogma)。70年代Temin和Baltimore分别从致癌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可以RNA为模板指导DNA的合成,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和上述转录过程相反,故称为逆转录(reversetranscription),并发现某些病毒中的RNA也可以进行复制,这样就对中心法则提出了补充和修正,修正与补充后的中心法则如图11-l。DNA为主导的中心法则是单向的信息流,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补充修正后的中心法则,使RNA也处于中心地位,预示着RNA可能有更广泛的功能。2DNA的生物

3、合成(复制)一、DNA的复制(一)DNA复制的方式Watson和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即推测,在DNA复制过程中,两条螺旋的多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断开,然后以每条链各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样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于亲代,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产物,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1958年经Messelson与Stahl实验证实了Watson和Crick的DNA半保留复制假说。他们将细菌培养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

4、源的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之后,细胞内所有的DNA是含15N的重DNA,其密度比普通14N-DNA的密度大,在密度梯度离心时,15N-DNA形成的区带在14N-DNA形成的区带下放。然后把含15N的细菌转入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细胞生长几代,并在不同时间取样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第一代之后,DNA只出现一条区带,位于15N-DNA和14N-DNA之间,这条区带的DNA是由14N-DNA和15N-DNA组成的。经两代之后,出现二条区带,一条为14N-DNA,另一条为14N-15N-DNA。三代后,则14N

5、-DNA分子逐渐增多,而14N-15N-DNA分子不再增加,这些结果及解释可用图11-2来表示,证明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的。图11-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图解(二)参与DNA复制的酶类复制是在酶催化下的核苷酸聚合过程,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因子参与。1.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又称DNA指导的DNA聚合酶(DNAdirectedDNApolymerase,DDDP)。在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发现了三种DNA聚合酶,分别称为DNA聚合酶Ι、Ⅱ、Ⅲ。它们都是以DNA为模板催化DNA合成的酶。DNA聚合

6、酶Ι是一条单链多肽,其功能有:①催化DNA沿5’à3’方向延长。②具有3’à5’外切酶的活性。③5’à3’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Ⅱ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DNA聚合酶Ⅲ是复制时起主要作用的酶,催化反应速度最快,每分钟能催化9000个核苷酸聚合。在大肠杆菌体内,大多数新的DNA链的合成都是由聚合酶Ⅲ所催化的。DNA聚合酶Ⅲ也有3’à5’核酸外切酶的活性,能切除错配的核苷酸。在真核细胞中含有数种DNA聚合酶,主要有α、β、γ、δ等四种,DNA聚合酶α和δ是DNA复制时起主要作用的酶,DNA聚合酶β有最强的核酸外

7、切酶活性,DNA聚合酶γ存在于线粒体内,参与线粒体DNA的复制。2.引物酶引物酶(primase)是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在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合成一小段RNA作为引物(primer),此RNA引物的碱基与DNA模板是互补的。引物酶即催化引物的合成。3.解旋和解链酶类细胞内DNA复制时必须先解开DNA的超螺旋与双螺旋结构。解链酶、拓扑异构酶、单链结合蛋白可完成该作用。4.DNA连接酶催化以氢键结合于模板DNA链的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但并没有连接单独存在的DNA单链的作用。DNA连接酶不但是DNA复

8、制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在DNA损伤的修复及重组DNA中不可缺少的酶。(三)DNA的复制过程1.起始DNA复制的起始先要解开DNA双螺旋,这主要靠解链酶和拓扑异构酶使DNA先解开一段双链,形成复制点,由于每个复制点的形状象一个叉子,故称复制叉(replicationfork)。由于单链结合蛋白的结合,引物酶以解开DNA双链的一段DNA为模板,以核苷三磷酸为底物,按5’3’方向合成一小段RNA引物(5~100个核苷酸)。引物3’-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