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ID:21068305

大小:32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9

(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_第1页
(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_第2页
(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_第3页
(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_第4页
(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摘要:本文对GPS-RTK的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等进行简要阐述,并针对地籍测量的要求,探讨了影响RTK测量精度的制约因素,基于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作业问题,找出提高GPS—RTK界址点测量精度的有效措施,提高其测量成果的精度,同时对RTK作业的基本流程进行阐述,并同全站仪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实验表明,采用GPS-RTK进行界址点测量能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具有可行性。关键词:GPS(RTK);地籍测量;界址点;界址点测量;精度分析0引言由于RTK技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定位精度高、效率快、不要求点位相

2、互通视、自动化程度高、误差积累小、测绘成果统一、操作简单、全天候等优点故而被应用于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GIS、设备控制、变形监测、精准农业、水上测量、环境应用等领域使测量工作变得更轻松。巾于用RTK技术进行外业勘测,可以随时测量任意点的3维坐标,彻底摆脱后处理地负担,提高了效率,尤其在深山峽谷,用传统的测量方法难以进行的地区,更显示其实时、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所以GPS-RTK是实时快速动态定位且S前精度最好的差分测量技术。在界址点测量中也常常使用GPS-RTK,所以本文针对RTK在界址点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影响RTK在界

3、址点测量精度的因素,并结合实例分析提高RTK界址点测量精度的方法。1GPS—RTK技术1.1RTK的基本原理RTK(RealTimeKinematic)定位是将一台GPS接收机安装在己知点上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L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而与此同时流动站则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并采集GPS观测数据,流动站的GPS接收机再利用O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等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

4、求出流动站的位置。基准站和流动站必须保持4颗以上相同卫星相位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流动站则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精度。其流程,如图1.1所示基准站基准站信号发射天线RTK天线_传感器_控制器调制解调器►►►移动站基准站信号接收天线RTK天线传感器控制器调制解调器►►►显示坐称成果图1.1RTK定位基本流程RTK系统正常工作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到5颗以上GPS卫星信号;第二,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到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第三,基准站和移动站要连续接收GPS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即移动站迁站过程中不能关机,不能

5、失锁,否则RTK须重新初始化。1.2RTK的技术特点(1)工作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4km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设站次数,移动站一人操作即可,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2)定位精度高:只要满足RTK的基木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一般为4km)RTK的平而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3)全天候作业:RTK测量不要求基准站、移动站间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RTK测量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在传统

6、测量看来难于幵展作业的地区,只耍满足RTK的基木工作条件,它也能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使测量工作变得史容易史轻松。(4)RTK测量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RTK可进行多种测量内、外业工作。移动站利用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和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5)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现在的仪器一般都提供中文菜单,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方便地获得二维坐标。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地与计算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3]。1.3RTK的作业过程(1)启动基准站将基准站架设在上空开

7、阔、没有强电磁干扰、多路径误差影响小的控制点上,正确连接好各仪器电缆,打开各仪器。将基准站设置为动态测量模式。(2)建立新工程,定义坐标系统新建一个工程,即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这个文件夹里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这个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是测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种参数设置文件,如*.dat、*.cot、*.rtk、*.ini等。(3)点校正CPS测量的为WCS-84系坐标,而我们通常需要的是在流动站上实时显示国家坐标系或地力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这需要进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即点校正。点校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①在己知转换参数的情

8、况下。如果有当地坐标系统与WCS-84坐标系统的转换七参数,则可以在测量控制器中直接输入,建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