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

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

ID:21069114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_第1页
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_第2页
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_第3页
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_第4页
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制度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必然选择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和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内容。60多年的人民政协实践证明这一民主形式有利于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参与,能够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在充分、民主、平等、真诚的协商讨论中达成一致;有利于把政治协商纳入党和国家民主决策的程序,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努力促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有利于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

2、,让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制度建设尤其是制度创新是民主建设的核心。一方面,制度创新是促进民主建设和民主发展的关键因素。民主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办法,继续适用旧的规章制度往往很难解决,最终要依靠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来解决。从民主建设的价值取向来看,以人为本和社会民主是不可或缺的。而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和社会民主,须臾离不开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民主

3、建设和民主发展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巩固。民主发展,包括一些促进政府和谐的想法、做法,一些有利于提升民主效能的重大举措,如果不及时转化成新的制度,就有可能由于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民主建设和民主发展的成果只有转化成具有法律地位的民主制度,才能持久、稳定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一定的制度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实现程序民主方面。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新的战略起点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

4、好地履行人民政协三大职能,充分发挥它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必须在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制度创新,不断地对活动规律进行深化研宄,使其能够掌握自己独特的规律。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民主、科学、有效的独特作用。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的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中国协商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人民政协作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有机组成部分。人民政协体现的多党合作关系,既能使执政党经常听到来自民主党派的意见,又便于发挥民主党派的参

5、政作用,有利于长期共存和互相监督;人民政协实行的协商民主方式,既能够反映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便于吸纳少数人的合理主张,更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雄厚,既能集思广益,反映民意,又能建言立论,集中民智,有利于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然而,人民政协组织成立60多年,其工作尚未通过法律予以规范。人民政协工作的两个指导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政协章程和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政策层面的。应尽快启动对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政治功能和运作方

6、式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使人民政协在法律的框架内运作,使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第二,要进一步创造和丰富人民政协的协商方式。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方式不能只局限于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进行审议、质询、辩论等。对协商民主理解不能只限于人民政协制度,而要探索更多的有效形式。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探索多种协商民主的案例,诸如立法协商,在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协商,地方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协商;听证会协商,在地方行政决策中以听证会的方式听取意见,近年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盛行;另外还有乡村地区的“民主恳谈会”等

7、。应该说,协商民主发展空间很大,在人民群众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必将创造出更多的形式。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协商民主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这里说的“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尤为重要,有了这样的规定,政协就一定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告别其提议与决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改变其只供党的领导人参考的现状,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但是,这些明确的规定必须通

8、过具体的程序实现。民主结果的质量来自公共协商的程序。这种制度安排的创新,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协商民主的功能,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也有利于消除仅将政治协商等同于协商民主,而把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排除在协商民主之外的歧见。第四,要进一步把协商民主的社会环境建设好。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育协商民主的土壤。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要逐步推动各级政府主动实施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协商民主机制;尤其要注意发挥各种非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