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

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

ID:21071629

大小:4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9

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_第1页
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_第2页
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_第3页
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_第4页
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  「内容提要」斯宾诺莎从“自因”出发,对于“上帝-神”“存在”命题之“证明”作出小结,他的“实体”“自因”说深入人心,有很大的影响;然而斯宾诺莎哲学的意义还在于,他从这个前提出发,“推出”整个的世界,把感性情感世界包容在他的表面很枯燥的“几何式”逻辑推理之中,使人们日常经验世界具有了一种意义。这一条“自上而下”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在这条路线指引下,并开创了“现象学-显现学”的道路,其重要性是不可动摇的。  「关键词」自因/实体/向上的路/向下的路/理性/Causesui/Substance/Upward

2、road/Downward road/Reason  贺麟先生翻译的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58年,至今已经四十多年,期间也曾读过多遍,总觉得不大容易得到要领。因为抓不住主要思想脉络,对于他何以有如此巨大影响,也心存疑问。表面上看,《伦理学》的论述方式是非常古老的,它几乎完全模仿几何学的方法,先有一批“公则”,每一个“公则”下都有简短“证明”;然后有许多“命题”,“命题”下不但有“证明”,”证明”下还有一些“附释”,形式上是很刻板的,现代的人读起来会有“枯燥”之感。  逐渐地,我从他那“枯燥”的“证明”过程中,体会出一些意思来了,觉得形式虽

3、然“刻板”,但是内容还是很过得硬的。只要你静下心来认真读,就会觉得他用“证明”的方法把哲学-形而上学的命题“推导”出来,显得是那样的坚定不移,要想反驳它,倒也是很不容易的。哲学不能舍弃“论证-证明”,这本是古代希腊为欧洲哲学奠定的基础,基于一种确定性的寻求和追根寻源的精神,比起那种重“感悟”的方法来说,各有长处。在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时,我们深深感到他那种把“证明-推理”方式运用到哲学问题上以求笛卡儿所谓的“清楚明了”的“知识”的努力,的确取得了成果;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斯宾诺莎是把自托马斯以来对于“神-实体”的“证明-论证”的确向明晰化、坚实化方面

4、“推进”了一大步。所以,不管你同意他的观点-结论与否,要想在他的“推理”过程中去“动摇”这个过程,却是不大容易的。  譬如他的基本命题“上帝-实体-自因”的“界说”,开宗明义的一句话,说明“本质”即包含“存在”,先设定“本质”“必然”“包含”“存在”,应该说,比起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要“推进”了许多。这不仅仅是思考的人多了,有了进步,而且也是拉丁文化的交融,使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思想,有了一种更为精确的表达方式,把“existentia”和“essentia”更明显地标志出来,在语词里找到了更恰当的表达形式;当然,正像后来海德格尔所指出的,也使得那原

5、始的、本源性的同一性被分割开来了。不过,在我们的思路历程上,这种“区分”,也是必要的,实际上斯宾诺莎这个“自因”的基本含义,也正是强调那个原始-本源性的“存在”Being,esse,而不同于一般经验的“存在”,“自因”乃是“本质”和“存在”“必然”地“统一”在一起。“存在-本源性存在-Being”,正是“自己-物自己”。“自因”即“自己”。  关于“上帝-神”的“存在”也必须-需要有一个“证明”,现在看来,也可以说是有点自相矛盾问题,因为按照“神-上帝”的“定义”,它既是“绝对”的“完满”——全知、全能、全善,而且为天地万物之“创造者”,则就像它的本质-

6、定义必然包括“存在”一样,它的“存在”,也就必然包括了自身的“证明”——“神-上帝”什么也不“需要-缺乏”,更不接受外在-他者的“命令-必须”。  实际上,“神——上帝”“存在”的“证明”乃是“哲学”在向“宗教-神学”“下命令-发指示”:你需要并必须作出“证明”。这时候,“哲学”是“法官”,“神-上帝”居然处于“被告”的地位!  然而,“宗教”居然“容忍”了“哲学”的“质询-盘问-审判”,它自信“神-上帝”“经得起”这个“考验-考问”。果然,不仅哲学家,而且一些有哲学倾向的神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亦即把“神-上帝”放到了“理性”的“审判”台前“盘问”

7、。  这个“上帝-神存在”的“证明”,到了斯宾诺莎《伦理学》,似乎有了一个小结,“上帝-神”的“存在”,在理性上是“自明”的,“上帝-神”的“本质”必然包含“存在”,因为“上帝-神”是“创世者”,是“自因”,“上帝”为“惟一”的“实体”,因而,从“上帝-神”的“本质-定义”中,就能“推出”“神-上帝”的“存在”来.这样,“上帝-神”的“存在”,在理性上没有疑问,不可动摇,是得到理性的支持的。“神-上帝”的“存在性-实体性-实存性”受到理性法律的保护,在哲学中有了“合法性”。“哲学”支持-保护“神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斯宾诺莎的“理性神学”。斯宾诺莎这

8、个哲学路线,经过康德-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理性神学”路线得到深入的贯彻和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