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

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

ID:21079148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_第1页
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_第2页
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_第3页
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_第4页
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化沥青再生室内试验研究:本文分析了老化沥青的特点及老化沥青的再生机理。通过试内试验研究老化沥青的再生过程,再生剂加量的选择,并对再生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老化沥青再生再生剂试验研究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aging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asphaltagingofasphaltreclamationmechanism.Throughthetestexperimentalstudyofaginginasphaltregenerationprocess,reneou

2、ntofchoice,andtheregenerationeffectisassessed.  Keyationregenerationagenttheexperimentalresearch      :TU535:A:    1前言  沥青路面铺筑后,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其路用性能逐渐下降,路面失去柔韧性,变得脆硬,病害破损相继出现。这是由于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沥青在逐渐老化。近来来,公路领域专家根据生产调和沥青的原理,向老化沥青中加入再生剂,经过一定的生产工艺,以恢复老化沥青的路用性能。而研制质优价廉的再生剂及确定再生

3、剂的加量是突破这项技术的关键。  2室内再生试验研究  2.1老化沥青的提取  老化沥青的提取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22-1993进行操作。于原路面分别钻取代表性芯样,将其晾晒干燥后置于100℃恒温干燥箱内加热30min,使混合料成松散状态。取沥青混合料时,根据经验做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所需沥青用量大约需120g,进而求出所需沥青混合料的重量。  2.2老化沥青指标试验分析  室内对提纯所得到的老化沥青进行三大指标试验和四组分分析试验,并与辽河90#基质沥青进行了对比,以此来判定沥青的老化程序,为再生剂的选择和加

4、量提供依据。  老化沥青与基质沥青指标对比试验见表1,四组分分析对比试验见表2。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老化沥青的三大指标已经超出了基质沥青的指标要求。而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老化沥青的四组分已明显发生了迁移,即芳香分明显减少,沥青质明显增加,说明沥青的老化比较明显,且样品Ⅰ老化程序更大。  2.3老化沥青再生试验  再生剂采用室内自主研制的SXⅡ型再生剂,其加量的确定是关键。再生剂太多,会出现发软现象,太少则沥青老化状态得不到有效改善。室内采用针入度法选择再生剂加量,然后对再生沥青进行三大指标试验来验证。  对老化沥青样品Ⅰ

5、和样品Ⅱ分别加入不同百分比的SXⅡ型再生剂,针入度试验结果见表3。      由再生剂与针入度对应回归曲线图可确定,老化沥青样品Ⅰ再生剂最佳用量为6.1%,老化沥青样品Ⅱ再生剂最佳用量为4.5%,  2.3.2再生沥青性能指标试验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老化沥青加入再生剂后三大指中针入度与软化点都恢复到了90#基质沥青的要求,但延度稍差些。  2.3.3再生混合料性能试验验证  室内进一步做了沥青混合料试验,试验配合比如下:集料比为13.2mm:9.5mm::旧混合料=8:12:80。再生混合料油石比为5.0%,再生剂为老化沥青

6、的6.1%,新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2.23%。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5。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试配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从面也进一步验证了室内自制的再生剂性能是可以信赖的。其加量可以根据不同配合比进行调整,一般可按4.5%-6.5%进行试配。  3结论  室内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验证了老化沥青再生的可行性,虽然不能完全恢复至老化前的状态,但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化沥青的性能。而寻求更经济的再生剂和进一步合理的确定再生剂加量是今后该领域应该努力的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