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设计研究和探讨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设计研究和探讨

ID:21081829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9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设计研究和探讨_第1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设计研究和探讨_第2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设计研究和探讨_第3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设计研究和探讨_第4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设计研究和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设计研究和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下载可编辑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高校的贫困生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国家、社会在想办法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成了各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分别从高校贫困生的现状、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以及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心理问题 早在2004年,中

2、国扶贫基金会某项目开发主管就统计出当时我国高校的在校生中贫困生的比例约为20%,特困生的比例约为8%。经调查,2011年,贫困生的比例已上升到25%以上,特困生的比例上升到15%左右,这些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还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帮助,这种困难不仅将影响他们身体发育和健康,甚至可能会对其行为、心理、生活态度产生消极影响。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

3、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虽然在经济上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贫困生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依然很突出。因此,在采取措施改善贫困生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还要从精神层面上关注他们,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一、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物质上,大部分贫困生交不起昂贵的学费,有的甚至连生活费都难以负担;心理上,很多贫困生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吃、穿、用等方面有太大的落差,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主动去接触其他同学。经调查,很多学生反映,大部分贫困生容易脱离群众,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同学深入交谈,同学们也不太了解其想

4、法技术资料精心整理WORD下载可编辑,有时候想和他们主动交往也找不到机会。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贫困生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帮扶。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表现1、强烈的自卑心理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贫困生大多存在自卑心理。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突出、最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衣着打扮不如别人,很多新鲜事物也没听过见过,遇到事情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害怕自己说错会

5、给别人嘲笑,他们大多数表现出不自信、懦弱、心虚、胆小,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别人的能力,常常认为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会做不好,然而当错过某件事时又会懊悔、自责,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2、过强的自尊心贫困生大多数从小就自立能力较强,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他们比其他同学的自尊心更强,更加渴望成功,更为看重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与评价。因此,很多贫困生宁愿挨饿受冻,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起自己的困难,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认为那是同情、怜悯、施舍。有的甚至把自己伪装起来,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豪爽”、很“富有”。自尊本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

6、信任的积极心理,但物极必反,过强的自尊心反而会加强贫困生们的心理障碍。3、过度敏感强烈的自卑、过强的自尊心会使这些贫困生更加地胆小多疑,甚至神经过敏、敏感多疑,老师、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技术资料精心整理WORD下载可编辑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及内心情绪的波动,甚至让他们感觉有心理压力,彻夜难眠,并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仇视社会、仇视生活的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4、紧张的人际关系自尊、自卑、敏感使得大部分贫困生容易产生自闭心理,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他们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弱点

7、,平时也很少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孤立起来,而别人则会觉得他们难以接近、不合群,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社会大环境。5、焦虑与抑郁背负着家人、亲戚、朋友寄予厚望进入大学生活的贫困生们,通常压力会较大。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他们宏图壮志,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使他们产生复杂的情绪反应,几次挫败后使他们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转变成对社会、学校、生活极端的不满、失望甚至绝望,精神状态陷入焦虑,积压久了就变成了抑郁,最终导致有些心理较脆弱的贫困生以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三、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1、社会因素

8、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畅通的社会中,大学生成为了很多新鲜事物的前沿,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新潮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严重影响,社会文化被演化成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喜欢用金钱作为衡量事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