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

ID:21095875

大小:3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_第1页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_第2页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_第3页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_第4页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朝的崩溃》读后感关于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探索史与斗争史,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封闭自足的传统封建社会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近代史的历程。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没落,尽管封建势力在苦苦挣扎,但最终在历史的车轮下被轧得粉碎。作为文科生,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现在我想谈一下自己的感想。首先关于这本《天朝的崩溃》,《天朝的崩溃》是作者茅海建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

2、,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该书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观念解析鸦片战争并着重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可是当今社会更多的是关注鸦片战争的意义,而看的最少的是“中国人在这个过程

3、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茅教授在书中专门分析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是犯错的,并对战争涉及清王朝的种种史实进行考证,对种种陈说予以分析,另外还对这次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加以评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吸取以往的教训,正视以往的错误。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一个民族理应对自己的历史进行自我批评。为此,作者从多个方面详实的再现了鸦片战争中的情节,并深入的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且有许多独到而极具颠覆性的学术观点。鸦片战争的彻底失败告诉中国人这样一个使命

4、: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的潮流。著名史家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曾论及这样的问题:“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茅海建教授正是这一观点的认同者。作者就武器装备、制造工艺、武备管理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对比和分析。经过这样的对比之后,就不难发现清军的落后了。在西方的英国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赖以为生的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西方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英方已经使用初步发展的火器时,清军却是冷热兵器混用。清方少有

5、的一些火炮相当一部分还是明朝的遗物,质量差,铸炮工艺落后,弹药少,几近报废的程度,而火枪也不过是极其落后的鸟枪。而作用更大的海军,差距则更大,清方的防御系统——炮台、城,却又相当的落后,以至于根本无法抵御英军强大的火力进攻。另外还有就是英军已经有着近代军事技战术,最好的例子关天培的虎门,一流的的将领,一流的防御体系,在天朝可谓是最好的防御体系之一,可是却轻而易举地被英军攻破。英军的强大以及清军从未领略过的战术是英军制胜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不仅仅虎门之战,鸦片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争清军的失利都是由于军事上的原因

6、。所有这些很自然的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近代化。在正规作战中,对近代化的敌人只能用近代化的手段来取胜。这样的观点是我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确实如此,一支现代化的部队即使战术再劣拙,在对阵装备战术极其落后的军队时很难说有什么劣势。况且,即使以前接受的一些观点,如清军在兵力上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并且可以在本土作战以逸待劳其实若是仔细分析恐怕也是站不住脚的。虽然清方当时的常备军有80万之多,可这些兵力是分散于全国各地的,实际驻守于某一地方的兵力并不多。调兵又要涉及时间和空间,以当时的条件,调兵实际上的

7、作用甚微,并且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财力和物力。而英军却可以相对集中兵力,加之其舰船的先进技术,部队机动性甚强,使得清军反而疲于奔命,并没有以逸待劳的优势。加之,日久承平,军队腐化,训练废弛,军纪荡然,清军的战斗力已经很差。另外还有就是时下很多观念认为当时只是官场腐败,殊不知当时的清军已经存在着普遍腐败的现象,下层官兵在作战时一触即溃对于战争的失败负有很大的责任。对鸦片战争中的主要当事人的评述,作者是从林则徐禁烟开始说起。在我以前接受的教育中,林则徐是不容任何质疑的,林则徐被描述成了神话。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林则徐

8、在当时甚至是现在人们的心中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人物。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林则徐虎门销烟后对敌情进行了相应的判断,却错误的估计了当时情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可他的部署却是几近于“书生议兵”式的想法,根本无法抵御船坚炮利的英军的进攻。可是出于历史的巧合,英军并未直接对广东发动进攻,而只是封锁了广东沿海,但这绝不是因为英军惧怕林的武备。可是这却给后人造成了假象,即使当时的人也认为只要采取林则徐的策略则必胜无疑。正是出于这样的误会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