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

ID:21099163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1页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2页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3页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4页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第1章:绪论交换的基本概念,通信网的三要素:终端设备传输系统交换系统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的区别:1,通信对象不同,数据通信实现的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以及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话音通信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2,传输可靠性不同,数据通信要求更高,话音相对较小3,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通信建立响应不同,数据通信持续时间要短,建立连接的时间也短。话音通信过程相反。4,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点:1,信息传输时延小,对一次连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2,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3,

2、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有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的限制缺点:1,电路的连续时间较长,当传输较短信息时,通信通道建立的时间可能大于通信时间,网络利用率低2,电路利用低3,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的互通4,有呼损,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负载过重而呼叫不通第2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1)连接的三种表示形式(函数表示形式,排列表示形式,图像表示形式)及它们间的相互转换2)T、S接线器及TST网络的工作原理3)Clos无阻塞网络基本结构和

3、条件Clos网络结构:两边各有r个对称的m*n矩形交换单元,中间是m个r*r的正方型交换单元。每个交换单元都与下一级的各个交换单元有连接且仅有一条连接。m,n,r是整数决定了交换单元的容量,称为网络参数记作C(m,n,r)三级clos网络无阻塞的条件:m>=2n-1.4)Banyan网的构成方法、自由选路的概念以及阻塞情况判断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第3章: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电路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三个阶段:1,呼叫建立2,消息传输3,话终释放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连接、信令、终端接口、控制功能。模拟用户接口的七大功能:

4、能对7个基本功能做简单解释。1、馈电:所有连接在交换机上的电话分机用户,都由交换机向其馈电。馈电方式两种,电压馈电和电流馈电。2、过压保护:这是二次过压保护,在配线架上的气体放电管在雷击时已经短路接地,残余的端电压在100伏以上,这对交换机仍有很大的威胁,故采用二次过压保护措施。3、振铃:由用户处理机的软件控制,当需要向用户振铃时,就发出控制信号,使继电器控制接点闭合,振铃电路发出振铃流到用户。当用户摘机时,摘机信号可由环路监视电路检测或由振铃回路监视电路检测,立即切断铃流回路,停止振铃。4、监视:主要用于监视用户线回路的通断状态。5、编

5、译码和滤波器:编码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译码器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6、混合电路:7、测试:测试功能主要是将各继电器的接点或电子开关闭合,使用户线与测试设备接通,并与交换机分开。第4章: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一个呼叫的处理过程:1,主叫用户A摘机呼叫2,发拨号音,准备收号3,收号4,号码分析5,接至被叫用户6,向被叫用户振铃7,被叫应答通话8,话终、主机先挂机或者被叫先挂机局内呼叫的SDL描述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呼叫处理任务的三种类型:1,输入处理:收集话路设备的状态变化和有关信息。输入处理程序的执行级别较高,仅次于故

6、障中断。硬件写入的周期短于软件的读取周期,读取的信息反应硬件的最新状态。2,内部处理:内部处理程序的级别低于输入处理,可以允许执行稍有延迟。内部处理程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要通过查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判断。内部程序处理的结果可以是启动另一个内部处理程序或者启动输出处理。3,输出处理:用于完成通话设备的驱动。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交换软件的构成,运行软件系统结构程控交换机中程序的级别划分和调度方式程序级别: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发生故障时产生故障中断调用故障处理进程,级别最高。其次是时钟级,时钟级中执行实时性要求严格的进程或其他要求定时执行的进程

7、。基本级执行定时要求不太严格的进程,级别最低。时间表程序调度的基本原理:要求表格设计BHCA的计算影响BHCA的因素:处理机速度,指令功能,无呼叫发生时的开销,呼叫处理的开销,程序结构和编制,安全系数,话务参数。t=a+b*N(a是与话务无关的开销,而与系统容量等固定参数有关,b是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时间开销,N是一定时间内各种呼叫接续的总数即处理能力值BHCA)交换机的程序设计语言第5章:分组交换与帧中继技术分组交换原理的本质特征:统计复用,存储转发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分配线路资源的方法称为统计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方式下,没有为各个终端分配物

8、理上的子信道,但是通过对数据的编号,把各个终端的数据在线路上严格区分开来。优点:可以获得较高的信道利用率。缺点:会产生附加的随机时延和丢失数据的可能。X.25网的分层结构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