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经典教育智慧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汲取经典教育智慧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ID:21103618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汲取经典教育智慧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_第1页
汲取经典教育智慧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_第2页
汲取经典教育智慧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_第3页
汲取经典教育智慧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_第4页
汲取经典教育智慧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汲取经典教育智慧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汲取经典教育智慧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沁园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阶段总结李艳霞成长学生,也成长自己,一直是我们每位老师的心愿。为了自己教的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有效,我们一直在努力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课改之路。从教育的源头去追寻教育的智慧,这才能真正把握教育的根本。从经典中觅得教育真理,在课堂中大胆地实践,在实践中认真地反思,一年来我们的课改之路也越走越宽。一、汲经典智慧为了推进课堂改革,我校特邀河南省孔子研究学会的副会长闫合作老师多次到校指导。通过闫老师,我们对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了更多的认识。尽管时空相隔两千多年,但教育的真理却是相通相融。基于对孔子的研究,

2、闫老师对孔子教育智慧有更深入的解读,他向我们介绍孔子教学法,为老师们的教学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老师们最大触动的是《学记》。王立群教授曾说:“《学记》值得所有从事教育的人慢慢研读。不知道《学记》是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通用读本,但我相信,它一定是!”《跟学记学课改》是闫合作老师对其系统的解读,在教育时报连续刊登,这十五篇文章成为老师们重点学习的内容,通篇被老师们打印研读,读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心得。除此我们还研读了《跟孔子学教学》《孔子的教育智慧》等,从经典中汲取教育的智慧。我们多次到北海路小学对孔令霞老师的孔子教学法进行认真观摩,孔老师的课堂,学生那积极参与

3、的热情和敢问善问的能力,都给了我们组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了大家对课堂更多的思索。为了更深入地进行交流,我们还和孔老师还进行了“同课异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形式的课堂,来揣摩:怎样做更能体现把学习还给学生?为了让老师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课堂,学校专门买了录音笔,通过录音笔把献课老师的整个课堂录下来,老师们通过整理课堂实录便清楚地看到自己课堂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二、促高效课堂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我们的课堂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目标明确可检测《学记》记载:“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

4、弗达。”“导而弗牵。”导是引导、指引,用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指出学习的任务和方向。牵,是走在前面拽着走。“弗牵”,是不要拽着学生鼻子走,而是陪着学生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知道课堂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从而做到“有意识地上课”。不仅整堂课的目标要明确,同时课堂中的每一个小的环节,甚至一句话都是有目的的,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因此制定可检测性的教学目标是必要的。以往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只是参考教学大纲列出几条如:有感情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等。这样的目标在课堂结束之后是否达到,是很难检测的,这样一堂课下来

5、学生都有什么收获,作为教师并不了解,而学生自己也说不上来这一节课有多大收获,这样的目标便是不可检测性的,语文课堂的多半时间就会在不知所云中浪费。而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增强了可检测性。例如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一课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问题,教会孩子如何提问题。2、正确流利读文的基础上积累背诵1-2段。3、会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这样的教学目标便具有较强的可检测性,对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更多了。另外,教学中每一个小的教学环节都要要做到“有意识”,例如,陈静老师在借班上《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开课伊始让孩子比较自己和原来老师的区别,并根据生的回答,来夸赞

6、孩子的观察一次比一次细致,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教学环节便是紧扣教学内容,在孩子没有“品”到文章的味之前已“触”的文章的身了,并在情感上是一种积极的铺垫。能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有意识的进行,甚至一句话都不是多余的,这样的课堂能不高效吗?而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就需要更认真地备课,胸中有目标,心中有方法,不仅备好每一节“小”课,更要备好教育学的这节“大”课,有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才能更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才能生发出更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学习。(二)学会提问促能力我们读《论语》,会发现孔子的学生很善于问问题,一本书几乎都是学生问,孔子

7、答。《论语》中,孔子培养学生发问能力的方法有四个:凡事问、疑思问、明知故问、不耻下问。而我们的很多学生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问问题。陶行知做诗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功,只在每事问。”语文课让学生问问题?一开始我们也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语文课怎样上出语文味?怎样合理处理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经过不断实践与总结我们发现:让孩子大胆的提问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学会发问,也就有了创新能力,对语文学科同样如此。让学生在提问中学会思考,把问题有机地融入教学,我们也做了许多努力:1、预习课文尽情“问”。虽然只

8、是低年级的孩子,我们也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问”可以解决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