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ID:21107012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_第1页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_第2页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_第3页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梁群茂名市电白县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400【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据分析和统计,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集所到的308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及用药途径、用药次数、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ADR涉及的药物类别主要集中在嗤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林可霉素三大类,左氧氟沙星在单类药物应用中占首位;ADR涉及的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ADR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最多。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

2、应;分析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被广泛使用,如何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为进一步做好药品不良反^(adversedrugreactions,ADR)的信息反馈工作,笔者对2012年电白县人民医院308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增强临床医务人员的ADR监测意识,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资料与方法木文依据所属电白县人民医院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中,提取由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308例,按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就诊科室、怀疑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名称、剂量、剂型、生产批号、给药途径)、用药时间、发生AD

3、R的时间、ADR的症状、合并用药、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不同年龄性别产生ADR的情况:308例ADR中,男性152例(49.35%),女性156例(50.64%),从性别分布看男女的ADR发生率相当,并无显著的差别。从统计数据年龄来看,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发生ADR,其中18岁以下占ADR总数98例(31.82%);18〜39岁45例(占14.61%),60岁以上老人92例(29.87%),40〜59岁占73例(23.70%)。患者在不同年龄段ADR发生情况详见表1表1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患者年龄分布表2.2抗菌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产生ADR的情况:308例A

4、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方式引起ADR居多,其中静脉滴注方式212例,占68.83%。口服70例(22.73%),肌注注射15例(4.87%),局部用药6例(1.94%),静脉推注4例(1.29%),滴眼1例(0.32%)。2.3发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对抗菌药物所引起不反应统计可以,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以左氧氟沙星居首(21.10%),其次为克林霉素(10.71%)和加替沙星(7.79%),这三类药物引起的ADR例数为共计122例;占ADR发生率的39.61%。通过搜集数据选出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5位的抗菌药物分布情况,详见表2表2不良反应居前五位的抗菌药物3讨论3.1从年龄分

5、布看,任何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生ADR,其中18〜60岁年龄段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18岁以下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患者分别占31.82%和29.87%,与该年龄段患者的免疫应答能力较强奋关,这个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1]。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在用药是应予以高度重视,医生对于未成年人和老年患者用药应慎重,要坚持合理用药原则,做到个体化给药,从而降低抗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3.2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的关系:在308份病例报告中,静脉给药方式212例,占68.83%。由此可见,静脉给药相对于其他途径的给药方式更易引起药品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

6、情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能U服给药达到治疗0的的,原则上尽量不选择静脉给药方式。在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外用制剂以及选用供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品种作为局部用药时,也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确有指征时才给予使用,并应注意加强用药观察[2]。3.3由图2统计可知,引起ADR最多的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并非发生率最高,而应该是与使用频率高、量大有关。从相关文献检索到,苏报告数量多是与临床用药量大密切相关的[3—4],由于这3类药销售量在我国一直居于前列,长期广泛地不加控制使用这些抗菌药物,不仅使ADR发生量增加,II会造成耐药率增加,因此临床上在应用这几类抗菌药物吋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7、,合理使用。4总结抗菌药物所致ADR涉及全身许多器官或系统的损害,给病人带来痛苦,机体功能出现紊乱,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极其重要,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抗菌药物ADR的监测工作,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并II在诊断、治疗、护理和用药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做好对ADR的预防和及吋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参考文献[1]胡蓉,吴逢波,唐尧.76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524.[2]李岩.对2372份药品不良反成报告分析[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