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版 保持距离,和谐相处

教案模版 保持距离,和谐相处

ID:21120507

大小:2.59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教案模版 保持距离,和谐相处_第1页
教案模版 保持距离,和谐相处_第2页
教案模版 保持距离,和谐相处_第3页
教案模版 保持距离,和谐相处_第4页
教案模版 保持距离,和谐相处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模版 保持距离,和谐相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模版封面基本信息课程题目保持距离,和谐相处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年级六年级学生数39男生数19女生数20课型 (所属课型划√)专题()、渗透()、活动(√)、班会()、其它本专题课属于(所属课程划√)进入课表渗透课属学科课程时长40分钟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性教育渗透点(渗透课填写)教学参考教材书名:校本教材出版社:无出版日期:无教案正文(3000至5000字)课题名称保持距离,和谐相处一.教学背景:(一)本课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点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初步掌握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等不同

2、人群交往的基本方法,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讨论稿)》中提及高年级学段的目标包括“理解并学习异性交往的原则、方法与礼仪。”小学高年级学生友谊观开始确定,他们需要了解不同人际距离和合适的相处方式,来帮助自己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恰当的异性交往。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这时既想了解异性,又害怕与异性接触,经常很难把握与异性同学之间的距离。经过前期访谈了解到,班

3、级里存在着以下现象:有些同学杜绝与异性的任何交流,有些同学却和异性勾肩搭背不懂得保持恰当的距离。本节课以活动体验为主,突出“活动性、体验性、互动性、主体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四种人际距离,了解与异性相处的恰当距离和合适方式。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到和异性相处的合适距离和合适方式,知道不同情境下与异性交流的恰当距离。(二)能力目标:通过游戏、活动与分享讨论逐步深入地了解两性合适的距离、合适的相处方式,学会与异性保持恰当距离,以尊重的方式和谐相处。(一)价值观目标:感受保持恰当距离后的自然和谐,和与异性在集体环境下交流的快乐。一.教学重难点(一

4、)教学重点及策略:认识并两性相处的合适距离和恰当方式。(二)教学难点及策略:学会与异性保持恰当距离,以尊重的方式和谐相处。二.教学准备(一)课前活动:访谈调查异性交往困惑;(二)知识准备:四种人际距离;(三)材料准备:2副眼罩,ppt;(四)器材准备:多媒体。三.教学方式讨论、游戏、情境判断等;四.教学概要(一)察觉两性距离(二)了解四种距离(三)保持恰当距离(四)距离情景演练五.教学建议:适用对象:人数约40人、五到六年级;六.教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序号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1察觉两性距离通过活动鲜明对比,使学生意识到异性同学之间接触时的拘谨和不自然状态,帮助学

5、生明白处于青春期的正常行为表现及其原因,进而能够接纳自己的行为,在与异性交往时采取1.活动规则:(1)“盲人”被眼罩遮住眼睛,“哑巴”紧闭嘴巴,不能说话或出声;(2)一个“哑巴”帮助一个“盲人”完成任务(与后两侧同学击掌);(3)任务完成后站在原地等候;(4)大家来观察:哑巴的做法。3.活动过程(1)对比活动: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两组哑巴扶盲人方式很不相同(预设:前者比后者自然);环节1:同性之间引导,帮助“盲人”完成指定任务;环节2:异性之间引导,帮助“盲人”完成指定任务;提问:两次活动中哑巴帮助盲人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8’恰当的方式。总结:这是进入青春期正常的反应。

6、你们现在处在青春期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疏远异性的阶段,男女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这个时候既想了解异性,表面上又尽可能疏远异性,这些特点都导致我们在与异性相处时不知道该保持怎样的距离。2了解四种距离通过讲解和示范四种人际距离,学生能找到与异性接触的恰当距离和合适方式,学会尊重异性自然相处。1.观看动画:四种人际距离(板书)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2.体验距离:(1)两人相对,体验距离。(找两组同学,一组同性,一组异性)脚尖对脚尖站好(亲密距离);向后退一步(个人距离);再向后退一步(社交距离);还后退一步(公众距离)。(2)活动分享:通过体验,你

7、对这四种距离有什么感受?预设:同性可以保持亲密距离,而异性不可以。3.关系演示:(1)不同距离的友好方式预设:亲密距离---拥抱相搂、说私密话;个人距离---握手、交谈;社交距离---微笑、挥手;公众距离---大幅度挥手、大声说话。(2)同性好友相处方式:选择你俩最合适的距离。(亲密距离)(3)异性同学相处方式:选择你俩最合适的距离。(个人距离)(4)活动分享:从两组不同关系的演示中,你看出了什么?预设:异性之间保持个人距离不远不近,既便于交流又大方自然。4.小结:男女生之间保持恰当的个人距离,可以自然大方地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