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

ID:21121483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_第1页
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_第2页
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张春玲(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1551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321-021保持呼吸道通畅1.1立即将患儿送入重症监护室,卧床休息,取舒适的体位,宜半卧位或坐位,以利于膈肌活动,使肺活量增加。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患儿衣服应宽松,被褥要松软、轻、暖,以免对呼吸运动的限制。1.2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协助排痰:患儿多饮水,以有利于痰液的排出;鼓励并指导清醒患儿用力咳嗽,对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的年幼患儿,可帮助患儿定时翻身,2小时一次,并轻拍胸、背部,使分泌

2、物易于排出。②按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并遵医嘱在雾化器内加入解痉、化痰和抗感染等药物,以利于排痰和通气,每日3次,每次15分钟。③吸痰:无力咳嗽、昏迷、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患儿应及时吸痰,吸痰前要充分给氧、湿化,吸痰时动作轻柔,负压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不可过频、过慢,一般每2小时1次,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0〜15秒;吸痰后要立即吸氧,并进行肺部听诊,以观察吸痰效果。④按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地塞米松,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气管黏膜水肿。2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1合理用氧(1)酌情选择吸氧方式:一般选择鼻导管、面罩或

3、头罩法给氧,新生儿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面罩、鼻塞、头罩或氧帐给氧,若需要忪期吸氧者最好选用面罩或头罩法,这些方式对患儿刺激小,不易出现黏膜损伤,且患儿无明显不适。(2)氧流量及氧浓度:一般鼻导管法吸氧,氧流量为每分钟0.5〜1L,氧浓度不超过40%;面罩给氧者,氧流量为每分钟2〜4L,氧浓度为50%〜60%;急性呼吸袞竭紧急抢救时,如供给60%的氧仍不能改善发钳,可用100%的纯氧,但吸入的吋间不宜超过4〜6小吋,以免氧中毒。(1)给氧注意事项:吸氧前应先清除鼻内分泌物;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査导管是否通畅;应每日更换鼻导管1次,两侧鼻孔宜交

4、替使用,以免一侧长吋间吸氧,使鼻黏膜干燥出血;湿化瓶内蒸馏水应每H更换1次,湿化液应加温至37°C以使諷气加温、加湿;氧浓度不宜过高,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晶体后纤维增生造成失明。2.2按医嘱用呼吸中枢兴奋药物呼吸道通畅但呼吸不规则或浅表者可按医嘱用尼可刹米、洛W林等药物,因该药安全范围小,过量易致惊厥,故用药后应观察患儿有无烦躁不安、局部肌肉抽搐等表现,如发现异常,及吋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2.3应用人工辅助呼吸,维持冇效通气对上述处理后仍无有效呼吸者,应立即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或持续正压给氧维持有效通气。(1)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不具备抢

5、救条件吋,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或口对口人工呼吸(在呼吸道保持通畅的前提下),频率为:儿童18〜20次/分钟,婴儿可稍加快。(2)复苏囊的应用:婴幼儿可用气囊面罩进行奋效的通气。(3>做好人工辅助呼吸机的护理:①要明确使用机械通气的指征,并做好与患儿和家长的沟通工作;②要专人监护,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按医嘱调整,同吋做好记录;③注意观察患儿的胸廓起伏、面色、周围循环等,防止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防止导管脱落、堵塞;若患儿有自主呼吸,应观察是否与呼吸机同步,否则应进行调整;④防止继发感染;⑤保持呼吸道通畅;⑥撤离呼吸

6、机指征:患儿病情改善,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稳定;能够维持自主呼吸2〜3小时以上无异常改变;吸入50%氧吋,PaO2>50mmHg(6.5kPa),PaCO2<50mmHg;在间接指令通7气等辅助通7气条件下,能以较低的通气条件维持血气正常。停用呼吸机后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3防止继发感染限制探视人员;做好病室空气和地面的清洁消毒,奋条件的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护士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气管插管要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清洁、消毒、更换气管内套管、呼吸管道、湿化器,每天更换加温湿化器滤纸,雾化液要新鲜配制,以防污染;做好患儿U腔和鼻

7、腔的护理;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4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患儿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心率、心律、血压、神志、小便及血气分析;注意患儿皮肤及U唇颜色、末梢循环、肢体温度变化;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及时处理。5心理护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介绍患儿的病情、预后估计及主要处理措施,让其感受到医护人员为抢救患儿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缓解其恐惧及焦虑的心理,增强信任感,并指导家长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的护理,以减轻自责和焦虑。要让患儿最亲近的人陪伴,不要流露出恐惧不安的神情,可根据患儿年龄对其抚摸、安慰,以减轻恐惧感。6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对患儿日

8、常生活的护理,如卧床休息,舒适体位,保持安静,尽量满足患儿情感需要等。呼吸衰竭缓解后指导家长做好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针对不同的原发病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参考文献[1】陆权.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