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患侧胆俞及日月穴对胆绞痛豚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电针患侧胆俞及日月穴对胆绞痛豚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ID:21123475

大小:68.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电针患侧胆俞及日月穴对胆绞痛豚鼠镇痛作用的研究_第1页
电针患侧胆俞及日月穴对胆绞痛豚鼠镇痛作用的研究_第2页
电针患侧胆俞及日月穴对胆绞痛豚鼠镇痛作用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针患侧胆俞及日月穴对胆绞痛豚鼠镇痛作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针患侧胆俞及日月穴对胆绞痛豚嵐镇痛作用的研究曹锐黄芳江晓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198-02【摘要】60只雄性豚鼠参照杜氏急性胆囊炎模型建立方法并改良,建立豚鼠肭绞痛模型。研宄电针“胆俞”、“日月”对实验性胆绞痛豚鼠胆囊组织形态学改变、血浆β-EP和CCK-8、IL-lβ、IL-6、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患侧俞募穴可改善实验性肌绞痛豚鼠肌囊组织形态学的损伤状态、可降低实验性胆绞痛豚鼠血浆β-E

2、P、CCK-8、IL-lβ、IL-6、TNF-α含量,是针灸镇痛、治疗胆绞痛的机制之一。【关键词】肭绞痛豚鼠俞募穴电针镇痛胆绞痛(biliarycolic)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由胆道蛔虫症、胆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等引起。目前,由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等引起的肭绞痛在急腹症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据国内资料统计,肭绞痛在急腹症患病率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急性阑尾炎[1]。现代医学普遍认为针灸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急腹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针灸治疗胆绞痛的临床报道和研宄主要通过传统体针、头针、耳针、眼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多

3、种方法,取得治疗效果[2]。1材料和方法1.1肭绞痛模型的建立采用改良杜氐急性胆囊炎模型建立方法,造模前禁饮水12h,造模过程中严格控制注射细菌液不能超过0.5ml。选用对啮齿类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菌株(ATCC25922)。术后的处理:结扎针孔后,要用抗生素冲洗腹腔,防止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影响造模效果。1.2分组健康雄性豚鼠60只,体重为3500〜400g,清洁级,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置于安静的7:00〜19:00光照,19:00〜7:00黑暗的实验室中驯养1W,使其适应环境后再进行正式实验。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A)10只、模型组(

4、B)10只、药物组(C)20只、电针组(D)20只。正常组及模型组每笼5只,其余各组动物每笼1只饲养。1.3操作方法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正常饲养,不作任何处置。胆绞痛模型组造模后正常饲养。药物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在豚鼠清醒状态下取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支,含双氯芬酸钠75mg、利多卡因20mg)腹腔注射0.007ml(蒸馏水稀释后给药)。电针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在豚鼠清醒状态下取右侧“胆俞”、“曰月”,参照全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研究会制定的《实验动物针灸穴位图谱》取穴,选用0.25mm×15mm毫针针刺,接电针仪,频率20HZ

5、,强度以针柄轻微颤动,持续刺激20min后起针,每日1次,持续治疗5次。1.4取材及指标检测治疗后15nim内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和CCK-8含量。治疗5天后取腹主动脉采取新鲜血液,免疫酶联法测定IL-lβ、IL-6、TNF-αo正常组、造模组及治疗组治疗后5天取部分胆囊,观察刺前后各组豚鼠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黏膜皱襞缺损情况、上皮组织坏死、脱落情况、固奋层疏松结缔组织变化情况等。2结果2.1血清中lβ-EP、CCK-8、IL-lβ、IL-6、TNF-α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药物

6、组、针刺组β-EP和CCK-8含量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针刺组、药物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药物组、针刺组IL-lβ、IL-6、TNF-α含量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针刺组、药物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数据:2.2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治疗后5天后取部分胆囊切成5μm厚的连续冠状石蜡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刺前后各组豚鼠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药物组、针刺组黏膜皱襞缺损情况、上皮组织坏死、脱落情况、固冇层疏松结缔组织变化情况形态学观察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3讨论胆绞痛属中医“胁痛

7、”范畴,中医学认为,肝胆互为表里,胆经属胆络肝,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肝胆气滞,脾失健运,湿热壅阻,经络闭阻不通,肝失于疏泄条达,胆汁排泄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现代实验研究中,关于胆的俞穴、募穴镇痛效果异同的比较及针灸治疗胆绞痛实验研宄和机理探讨较少。胆俞配日月为俞募配穴,在传统中医针灸理论中,俞募配穴对脏腑功能具有很好的协同治疗效果。血浆β-内啡肽(β-EP),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以及白介素lβ(IL-l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这些实验指标是动物试验观察中,比

8、较成熟的指标,众多胆绞痛的实验都以这些指标作为观察对象,数据可靠。本研究从实验角度观察针刺对实验性胆绞痛豚鼠的影响,结合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