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

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

ID:21130016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_第1页
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_第2页
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_第3页
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土地的日益紧张,开发地下室可以暂时缓解了城市土地不足带来的影响。而在多层地下室的幵发过程中,抗浮问题一直是结构设计工程师所关注的课题之一。木文根据工程实践,对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进行探讨。关键词:地下室;抗浮锚杆;抗浮设计一、项目概况某综合体项目集商场、各类餐饮为一体,建筑高度30m,总建筑面积186543m2,地上六层,地下四层,平面呈长方形,通过两道防震缝将整栋建筑分成三个独立的结构单元。首层建筑平面如图1。木项目设计绝对标高值为36.00m,纯地下室标高-2

2、0.7m,勘探深度45.00m范围内有四层地下水,除了第一层类型为潜水,其余三层类型为承压水。第一层的稳定水位埋深为11.70〜16.00m,标高为22.64〜17.53m。第二层水头埋深为18.50〜22.10m,标高为17.09〜12.18m。第三层水头埋深为26.6031.40m,标高为8.39〜3.36m。第四层水头埋深为35.00~40.80m,标高为0.58m~-6.64m。设计时抗浮验算水位标高按29.60m核算,相当于-6.4m。中庭部分和纯地下室部分需进行抗浮设计。二、抗浮措施抗浮锚杆是一种有效的抗浮技术手段,

3、具有良好的地层适应性,易于施工。锚杆布置非常灵活,锚固效率高,由于其单向受力特点,抗拔力及预应力易于控制,有利于建筑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协调,可减少结构造价,在许多条件下优于压重和抗浮桩方案。普通抗浮锚杆一般为全长粘结型锚杆,孔径不大于200mm,锚杆间距不小于1.5mxl.5m。土层铺杆讼度4〜10m,岩层锚杆长度3~8m。抗浮铺杆讼度由计算确定,锚杆主筋锚入底板的长度应符合奋关结构规范要求。主筋宜采用单根HRB400类钢筋,方便锚杆防水处理,并设杆体隔离架,使锚杆居中。为防止抗浮锚杆锈蚀,在底板与岩土界面上下一定范围内涂环氧树脂

4、或防锈漆,在杆头底板内设止水板。锚杆端部防水做法如图2。相对抗浮桩,抗浮锚杆荷载水平较低,布置灵活,数量较多,锚固效率高,冇利于底板均匀受力,减少底板厚度。抗浮锚杆为单向受力构造,只承受拉拔力,可避免抗浮桩在低水位期可能承受的反向受压状态,奋利于结构的变形协调。抗浮锚杆施工作业面小,具有良好的地层适应性,若工期紧,还可在地下室逆作施工。抗浮锚杆易于施加预应力,可主动制约,减少基础上浮变形。按抗裂要求,抗浮桩的配筋量较大,或需施加预应力。锚杆耐久性要求较高,需采取可靠的锚杆形式,基础节点的防水也非常关键。三、抗浮锚杆设计根据现场情

5、况,结合建设单位的意见,本工程抗浮采用抗浮锚杆方案。按结构设计要求,两侧纯地下室部分和中庭部分由于结构自重及基底标高均不冋,应别做抗浮设计。不同设计区域的分区如图3所示。两侧纯地下室部分抗浮水头14.3m,中庭部分抗浮水头15.1m。两侧纯地下室部分结构自重140kN/m2,中庭部分结构自重90kN/m2。根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有以下锚杆设计公式:经计算,可以得到以下抗浮锚杆布置方式。两侧纯地下室部分抗浮铺杆直径150mm,锚杆锚固段长度10m,杆体釆用1根Φ28mm,HRB400级钢

6、筋,在8.5mx8.5m板格内布置13根。中庭部分抗浮锚杆直径200mm锚杆锚固段长度10m,杆体采用1根Φ40mm,HRB400级钢筋,以1.5mxl.5m间距布置。锚杆如图4所示,其中锚杆A为中庭部分锚杆,锚杆B为两侧纯地下室部分锚杆。抗浮锚杆的布置方式冇三种,集中点状布置、集中线状布置和面状均匀布置。集中点状布置一般布置于柱下,可以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部分水浮力,有很强的抵抗力,施工方便,但是基础梁板配筋较大,不适用于软岩与土体;集中线状布置一般布置于基础梁下,冇较强的抵抗力,方便基础底板的外防水施工

7、,但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部分水浮力,而且基础底板配筋较大;面状均匀布置是在基础底板下均匀布置,适用于所奋土体和岩体,而II基础梁板配筋较小,但是抵抗力差,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部分水浮力。若沿底板均匀布置,由于底板上附加应力较小并均匀,可减少底板厚度,降低工程造价。本工程由于抗浮锚杆较多采用面状均匀布置的方式,图5为锚杆A的布置方式。四、抗浮锚杆设计注意事项(-)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应合理可靠,一般应由地质勘测单位提供,比较可靠和有说服力,应设置水位观测井,对于超出抗浮设计水位的情况应有应对措施。

8、(二)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现场试验时由于一般为单根锚杆加载,未考虑锚杆间距影响,特别是锚杆间距较为密集时的情况;当单根锚杆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自重大于锚杆拉力吋,可以不考虑锚杆间距影响。(三)由于锚杆钢筋会穿过底板外防水,锚杆钢筋应有防水措施。(四)锚杆锚固体与土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