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

浅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

ID:2114174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_第1页
浅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_第2页
浅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_第3页
浅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黑白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对黑白观念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绘画艺术中,黑白观念与道家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黑白知守共存,相互影响,舍其一而不可。  关键词:中国绘画;黑白观念;道家哲学;知守共存  :J212:A:1005-5312(2011)32-0198-01    黑白是中国绘画艺术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元素,在国际视角下的黑白被视为中国画艺术的代表性风貌,以至于一提起中国画,大家联想到的就是水墨氤氲的黑白气象。

2、具有如此重要作用的黑白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具有怎样的观念呢?  一、中国绘画艺术中黑白的道家哲学观念  中国绘画艺术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道家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极为重要,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黑白观念与道家的哲学思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但有名有形的万物则是出于无名无形的“道”。“有”、“无”同出于“道”,与“阴阳”、“虚实”共同构成道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几组概念。“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3、”在万物中都包含着阴阳,它们共同存在,相互作用,使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之中。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古代的“太极图”从视觉上提供了这一思想的视觉图式,一直以来都被作为道家思想的典型代表。整个图形是一个圆形,中间由一条S形曲线分割开来,分别象征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团,两者互相冲撞、推动,代表了阴阳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中国艺术中的黑白观念在这一图式之中得到了很好的阐发。清人胡渭在《易图明辨》中描述说:“其环中为太极,两边黑白互回,白为阳,黑为阴。”我们通常见到的“太极图”就

4、是由黑白两色组成的,黑白对比强烈,是色彩的两个极端,它的两极性是其他色彩所无法相比的,这正与作为世界万物两极的阴阳相契合。同时,道家崇尚朴素,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见素抱朴”。这也使得黑白成为能够充分恰当地表现道家思想的要素,故而在“太极图”中常以黑白来代表阴阳,表示事物的两个极端,黑者为阴,白者为阳。黑白鱼首尾相接,处于不断盘旋的动势之中。黑白相生相克,与道家的“阴阳”、“虚实”、“有无”概念相对应,成为道家玄虚思想的视觉表征。老子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素朴之美,故而黑白成为他必

5、然的色彩选择。  二、中国绘画艺术中黑白的知守共存观念及其相互影响  老子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虽然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针对绘画而言,但是后来被应于绘画之中,成为中国画中的经典法则之一,它指出了在绘画中黑和白相互依存的关系:“黑无白不显,白无黑不彰。”  在水墨画中,黑色是墨的颜色,黑色的墨经水调和后,通过毛笔在宣纸上留下变化丰富的墨迹。潘天寿在文章中说:“有画处,黑也。”黑色是画家落笔落墨之处,是画面中凸显出来的主体,画家称之为“笔墨”,画家主要通过它来塑造物象。在传统水墨画中,笔墨

6、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它并不仅仅指笔在纸上留下的墨痕,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的独立的审美特点:点要如“高山坠石”;线要如“锥画沙”、“折钗股”。笔墨传统使黑色在水墨画中地主导地位十分稳固,画家通过墨色表现物象的微妙变化,表达宁静淡泊、平淡天真的情趣。  “墨为五色之主,然须以白配之则明。”白色在水墨画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无画处,白也。”水墨画中的白是指“无画处”。因为水墨画以白色的宣纸为底,在没有笔墨的地方就露出了纸底的颜色——白色。从正常的感知来说,白色是画的底,并不是绘画的主体,它在画

7、面上是处于隐的状态,是虚处。但这并不表示白在水墨画中不重要,相反,它在水墨画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黑色。一方面,黑色须由白色衬托才得以彰显。“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只有合理布白才能显出全画的神采。“一烛之光通室皆明”,必须有白的衬托笔墨之处才显得精微。另一方面,白处不是无物,白在水墨画中可以表现天、水、云等,如齐白石在纸上画几只通体灵透的虾子,其余留白,我们就感觉到白处皆是水。所以在水墨画中白处也有物,同样需要画家的精心布置。  黑白在中国绘画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得益于水墨画材料的特殊性

8、,宣纸墨汁作为水墨画地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黑白在水墨画中的重要地位。它们是所有色彩的浓缩和概括,“运墨而五色具”,“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画家在黑白世界的撞击中自由驰骋,以虚淡的黑白之色开辟自由干净的心灵世界,达到心灵的隐逸与理想的超脱,通过这种冲淡的色彩表现其内心向往的艺术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