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

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

ID:21144356

大小:8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_第1页
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_第2页
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_第3页
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_第4页
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放空火炬冒黑烟问题原因深度剖析摘要:海上平台放空火炬有时发现有冒黑烟现象,带来了环保隐患。如何治理黑烟成为很多油田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天然气组分和燃烧机理分析出发,深度剖析了天然气不完全燃烧的原因,并结合海上油田现状给出了改善建议。关键词:黑烟火炬乙炔天然气组分中图分类号:TE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057-03黑烟是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固态碳颗粒的宏观表现形式[1]。天然气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冒黑烟问题是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为什么会燃烧不充分?产生黑烟的一般条件是什么?如何解决?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进而给油田现场治理黑烟现

2、象带来了困惑。该文尝试梳理清楚黑烟问题的真实原因,从而为现场治理黑烟问题提供有用的参考。1黑烟成因概述通常理解燃烧不充分的原因是供氧不足或者重组分含量偏高[2-8];也有学者认为,炔烃的存在才是引起黑烟现象的根本原因[9],其他解释报道较少。具体到现场实施工艺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由于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下降,造成油气分离不净,天然气携带原油和重烃液滴进入火炬放空系统。(2)原火炬放空管线内积液太多。(3)放空量超过原火炬放空能力。(4)火炬放空气热值不足,火炬放空气至少需具有7500〜9300kJ/m3的热值才能完全燃烧,否则,必须另外补加燃料。(5)火炬头设计缺陷,火炬

3、氧气供给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其中文献[9]中,作者就乙炔引起黑烟的观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实验,从化学反应机理上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作者通过观察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及汽油(C5-C9烷烃)气化燃烧的现象,证明空气中燃烧烷烃不会发生黑烟现象;换言之,高碳组分并不是产生黑烟现象的充分条件亦非必要条件。而通过对比乙烷、乙烯和乙炔的燃烧发现,乙烯有轻微黑烟,乙炔有较浓的黑烟现象;初步判断了产生黑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炔烃的存在。而通化学键键能的分析,指出,本质原因是炔烃不饱和化学键的存在,使得其反应速率超过其他烃类,从而引起黑烟。2炔烃产生的条件文献[9]中描述的实验现象为发现黑烟的真实原

4、因提供了重要线索,那么天然气放空燃烧过程中会不会产生炔烃?条件又是什么?按照这个思路,笔者又进行了深入调研,从工业制乙炔的工艺技术中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利用天然气制乙炔是一项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很多文献[10-15]都有描述。主要工艺有3个:天然气部分氧化法、电弧法和等离子射流法,其中部分氧化法是应用最多,规模最大的一项工艺。其机理就是通过甲烷与氧气高温化学反应,反应产物有C2H2、CO2、CO、H2、C和H2O,而C2H2属于一种中间产物,需要迅速冷却、收集,否则很快就能进一步分解为C和H2;而固体碳颗粒几乎是反应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副产物。天然气在反应室中于1500°C高温下化学

5、反应表达式为:(1)(2)(3)(4)(5)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温度最高能够达到2300°C,在氧气中燃烧最高能够达到3400°C,因此,对于放空火炬的天然气而言,完全能够实现1500°C的温度要求,另外对于火炬燃烧来讲,为防止炭黑生成的“迅速冷却”条件,一般不具备,所以平台火炬放空过程中产生中间物乙诀一般是难以避免的,而碳颗粒的产生也是难以避免。3重组分含量的影响关于重组分含量与黑烟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献[2]中明确指出重组分含量超过6%是发生黑烟的一个临界值。虽然文献[9]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考虑文献[9]中的实验条件的局限性,重组分含量高的天然气燃烧时是否通

6、过其他的途径带来黑烟或者引发生成黑烟的条件并无法确定。从油田现场的宏观显现看,重组分含量问题引起黑烟的可能还是存在的。文献[2]给出的案例是例证之一,而海上油田监测的实际数据也是另外一个例证。表1和表2分别为渤海JZ1油田和JZ3油田的天然气组分取样数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JZ1油田天然气组分重组分(C3+)含量总体较高,最大含量30.42%,最小5.18%,平均11.2%;而JZ3天气然中重组分含量较低,多在2%以下。JZ1投产初期,放空量为0.2657万方/d,火炬偶尔产生少量黑烟,当前火炬放空量为0.3588万方/d,经观察火炬依然是偶尔产生黑烟,不过黑烟的量未有增大趋势。

7、JZ3油田根据现场观察,没有黑烟现象。其他油田如S1油田现场观测也偶尔有黑烟问题,其天然气组分中也发现重组分含量较高,平均含量超过6%,该数据与文献中产生黑烟现象的临界值的研究是吻合的。4海上油田火炬黑烟问题总结与对策4.1天然气组分问题除了“乙烷乙烯乙炔燃烧实验现象分析及其探讨一文对高含碳组分引起燃烧不充分这个认识进行否定外,从油田现场和其他研究人员的观点看C3+重组分的存在带来黑烟问题观点是被普遍认可的,从辽东作业区SZ36-1油田和JZ25-1油田的天然气组分情况看都在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