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

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

ID:21146908

大小:4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_第1页
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_第2页
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_第3页
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_第4页
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应用化学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与表征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醜菁最早发现是在1907年,两位英国化学家Braun和Tchetniac企图用邻米二甲酰胺与醋酸酐脱水反应来合成邻铽基苯中亚酰胺时,结果意外得到了一种深蓝色的化合物,即无金属醜菁。1927年瑞士科学家无意中制得了金属铜酞菁。1929年英国1CJL公司发表了第一个生产酞菁染料的专利。1935年,应用X-射线结晶分析方法证明了酞菁分子结构与晶型。在之后的五十多年中,酞菁类化合物被广泛开发成了商品染料和颜料,同时,从化学角度出发研宄了不同金属取代

2、、不同周边取代的合成以及对它们的光化学、光物理性能的研究。我国对酞菁染料的开发较晚,于1952年在沈阳化工研宄所开发成功。近二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酞菁在电子照相、太阳能电池、光盘存储和非线性光学的研宄屮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时,一些金属酞菁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强的光催化、光敏化和荧光特性,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据统计国外生产酞菁颜料的厂家有二百多家,10-13个基木品种,常用的为7-8个,生产总量为6万多吨。我国铜酞菁年产量己近万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而出口量仅A5%。基本品种只有

3、几个,常用的仅为2-3个,与世界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在生产酞菁颜料屮一贯使用三氯苯为溶剂,该溶剂不仅毒性大,而且在生产过程屮有强烈致癌物质多氯苯产生,对其进行改造已形成世界性的要求。显然,我国当务之急在于革除三氯苯的要求,这一改造不仅是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铜酞菁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不可缺少的。酞菁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稳定性很高的化合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热、耐晒、耐酸、耐碱性及色泽鲜明等性能,最初主要用于颜料、染料及印染工业。除此以外,酞菁化合物还因在导电性、化学催化性、光电效应、液晶显示、气体敏感效应、

4、光疗药物、光变色甚至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呈现优良的性能,在光动力疗法(PDT)和光功能电子器件方面引起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青睐,近来年,水溶性酞菁及金属酞菁作为半导体、导电材料的研究己不鲜见,这些金属酞菁溶液或粉末的导电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LB膜技术、桥联配位体联接技术,可以增加试剂分子的有序性,从而提高其各种性能的应用.现在研宄表明,金属酞菁化合物可以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模拟物,催化氧化氢供体底物而用于有关活性物质的分析,在模拟酶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酞菁化合物的合成、性

5、质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酞菁的合成冇两种方式:(1)由邻苯二氰与金属盐反应(2)由邻苯二酸酐或邻苯二甲酰胺与金属盐在尿素(或氨气氛围)、钼酸铵存在下反应。金属酞菁特征吸收带主要分布在HeOO-ieMcnf1和1520-1535cm_1都各有一吸收峰,这是由于芳香环上C=C及ON的仲缩振动引起的。十六氢酞菁虽无芳香环,但其C=C和酞菁的内环共轭,使得C=C伸缩振动也在1600cm_1左右。二、研宄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目前,金属酞菁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邻苯二腈法和苯酐法,前者用

6、邻苯二腈和金属盐在触媒作用和饱和氨棊屮得到,反应条件苛刻、成本昂贵;后者以苯酐、鉍素、金属盐为原料在钼酸铵催化下得到,反应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但产率较低,只冇26%。木课题为合成具有催化氧化性能的功能性酞菁染料八狻基钻酞菁,将11.18g六水氯化钴、5.02g均苯四甲酸酐、26g尿素在研鉢中充分混合研细,在钼酸铵做催化剂的条件下高温加热熔融制备。在合成过程屮探索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的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表征方法,推测所合成的配合物的组成和结

7、构,加深对配合物的认识。金屌酞菁特征吸收带主要分布在:1600-1615cmd和1520_1535cnf1都各有一吸收峰,这是由于芳香环上C=C及ON的仲缩振动引起的。十六氢酞菁虽无芳香环,但其C=C和酞菁的内环共轭,使得C=C伸缩振动也在WOOcnf1左右。论文提纲:第一章引言1.研宄背景2.研究现状第二章实验部分1.实验仪器及原料2.实验原理及步骤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1.产物表征2.产率的影响因素第四章结语三、拟采取的研宄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实验方案:1.八羧基钴酞菁的合成将11.18g

8、六水氯化钴、5.02g均苯四甲酸酐、26g尿素、0.2g钼酸铵在研钵中充分研细,并将其转入一个1000mL的烧杯中(外套一个2000mL的烧杯,杯U用覆盖一表面皿)加热熔融。到140°C后不断起泡膨胀,预热30分钟,待气泡膨胀现象完全停止后,再升温到190°C,恒温反应5h。取出烧杯,冷却、碎化,再加入200ml1.0niol•1?盐酸的饱和NaCl溶液,煮沸5min,冷却至室温,抽滤除去杂质,重复酸洗1次。将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