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系统[0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001]

ID:21147169

大小:81.3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19

通信与信息系统[0001]_第1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0001]_第2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0001]_第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0001]_第4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0001]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与信息系统[00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术硕士培养方案22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09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一)学科简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研究电子运动规律、电磁场与波、电磁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信号处理与电子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内容的科学。北京交通大学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具有悠久的历史,学科拥有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科

2、拥有“电磁兼容”国家级认可认证实验室、“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级教学基地和实验教学中心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平台,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其他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二)研究方向北京交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围绕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和行业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形成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处理与电子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优势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电磁场与微波技

3、术的发展趋势,以电子、通信等相关应用为背景,开展电磁场与电磁波产生、传输、辐射、散射、探测、接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磁波应用新理论与新技术、天线理论与技术、微波理论与技术、无线通信射频链路技术、电磁辐射与散射、光纤通信及光纤传感、电磁兼容等领域的前沿课题。2.信号处理与电子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近代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及技术,如自适应信号处理、信号分析与识别、信息融合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和技术主要研究数字图像和视频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包括生物医学图

4、像分析与辅助诊断、复杂背景图像中的目标检测与识别、交通系统中的图像及视频分析与识别,以及相关领域的图像分析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现代电路理论主要研究现代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以新型微纳器件及系统集成为主要研究目标,以CMOS图像处理电路和大功率器件为基础,重点研究MEMS/NEMS技术支撑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和射频通信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现代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研究目标,重点研究数字集成电路、SoC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其测试与分析技术。二、培养

5、目标本学科工学硕士学位获得者1.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22.应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奉献、追求真理、大胆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遵纪守法、诚朴厚重、大爱无言的做人品德;3.应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掌握相关数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传输与辐射、光波导理论、光电子与光纤器件、电磁兼容、数字信号处理、非线性电路理论、集成电路等坚实的基础理论,在电磁场与

6、微波技术、信号处理与电子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研究方向上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4.应具有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及与之相适应的获取新知识与归纳科学问题的能力、学术发现与鉴别的能力、理论分析与技术综合以及工程实现的能力等;5.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能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和撰写科研论文;6.应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三、培养方式及学制1.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2.学制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的硕士研

7、究生基础学制3年,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两个阶段。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为了使学术学位硕士生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要求,学术型硕士生除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在科研实践中进行学习以外,还应学习必要的课程。1.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论文环节。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根据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进行学习,在申请答辩之前应修满所要求的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和选修课

8、20学分、论文环节3学分。课程学习一般应在1学年内完成。3.学术型硕士生在读期间,应参加8次以上学术讲座或学术交流会,累计参加8次可记2学分。课程设置附表与其他要求见下页。五、科学研究与实践通过科研项目、实习、硕士论文和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等主要教学及科研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全过程,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开展工程训练,结合实际操作、现场教学、模拟演示等方式,使研究生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想、现代化工程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