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知识点梳理

ID:21150853

大小:235.2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知识点梳理_第1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知识点梳理_第2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知识点梳理_第3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知识点梳理_第4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知识点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知识点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篇岩石圈专题8、大气物质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物质组成:干洁空气(主耍氮、氧)、水汽、尘埃。2、水汽和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和水汽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是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伤害。3、人气垂直分层由下而上依次为对流层、〒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4、对流层特征:①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卜降,原因是热量来自地面,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5°C(原因:近地面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热带地区,对流层厚度较厚,夏季,对流层厚度较厚。②对流层屮水汽、尘埃多。③对流运动显著,④形成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5、乎流层特征:①气温随高度上升而

2、上升,原因是臭氧吸收紫外线;②T•流层人气作水〒运动,平流层柯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天气晴朗、能见度商、人气水平流动。6、中间层又称高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7、热层又称电离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急剧上升,原因:吸收紫外线。该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也会出现美丽耀眼的极光。8、大气阁的保溫作用:地表吸收太的短波辐射Ifu增温,地而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人气,近地面人气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回给人地(人气逆辐射),正因为人气逆辐射的存在,人气的保温作川得以实现,即使在夜间降温也不会太多。专题9、行星风系1、风向是指风的来向。2、地表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受热地区气温高,聴空气会作上升

3、运动,形成低气压;受冷地区气温低,冷空气会作下沉运动,形成高气压,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空气从髙气压吹向低气压,形成风。3、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原因:白天,山顶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山芥,气温低,形成高气压,风由山谷沿着山坡吹句山顶。)夜晚吹山风,(原因:夜晚,山顶气溫低,形成高气压,山谷,气温W,形成低气压,风由山顶沿着山坡吹句山谷。)白天,陆地气温高,形成低气压,海洋气相反。5、大气环流的意义:把热量和水分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叫的水汽、热釐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6、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左图)7、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

4、位罝在一年屮会作周期性移动,七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一月南移8、高气压控制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是降水较少的地区,南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大多是炎热干¥的热带沙漠气候。4、沿海地区,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原因:温低,形成高气压,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极地高气压901Z副极地低气S;,y中纬西筑带/副知带高气O'纬信凤带赤道低气压带.IIV"V中纬西成带副麵画压17逛野凤:极地高气压90'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纬信凤带地球上的气压带和成带图9、低气压控制地区,气流以上71•为主,是降水较多的地区,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60°附

5、近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气流辐合上升,形成锋而雨,也是降水较多的地区。1()、终年受两风带控制地区,形成常年温和湿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11、热带稀疏草原气候足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K形成的。12、地屮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丙风控制,气候温和湿润。r林气槭热傳曜ft气蛾I47TO热懵乎风气鑠I4t10H鴒帚汐觼气《■4了10多1)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W温多雨。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控制。分布:赤道附近2)热带草原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季湿季交替。成因: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分如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之间。3)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企年高

6、温,有明兄旱季和雨季。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影响。分布: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地区。4)热带沙漠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或内陆信风控制。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地区。ifM帘爭蚪气键fi梦吗T伦教r5)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咐。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分介:亚洲东部,我国秦岭一淮河以南。6)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副高hi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丙部。7)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冬不冷夏不热,全年湿润。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分布:南北纬40°-60°人陆西部。8)温带季风气候:

7、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成W:海陆热力差异。分布:亚洲东部,我国秦岭一淮河以北。专题10、季风1、季风气候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读书本89页:亚洲季风图)东亚季风亚欧大陆气压分布太平洋气压分布风向特点形成原因夏季印度低压(也称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东南风温暖湿润,给东亚各地带来丰沛降水海陆热力差异冬季蒙?

8、西伯利亚高压(也称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偏北风寒冷干燥南亚季风风向特点原因夏季两南风高温潮湿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