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

ID:21155974

大小:33.6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0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_第1页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_第2页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_第3页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_第4页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完璧归赵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10个,重点学习“璧”的字形和字义,理解“斋”的字义,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教学重点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教学过程一由“璧”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各种玉器图。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纯净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目

2、当中是无价之宝。2.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出示图片)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3在玉中,最珍贵的就是和氏璧了,它是宝中之宝,课文中称它为“奇珍异宝。”(出示)读好这个词。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老师整理了一段资料(媒体出示):师介绍:传说,和氏璧是我国最有价值的一块璧。据历史记载,这块璧洁白无瑕、光润晶莹,能在暗处发光,能够除去尘埃,驱邪防身,有夜光璧之称。把它放在房中,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蛇虫不侵,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

3、5围绕这块玉,历史上还有一个典故,也就是今天要学的课文的课题。补全课题:13完璧归赵6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叫“完璧归赵”,请打开书,快速默读找到。(1)交流出示:“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对照这句句子,课题中的“完”就是“完好无损”的意思。板书:完好无损(2)这里的“我”指谁?板书:蔺相如(指导“蔺”的字形,读好“蔺相如”的名字。)蔺相如是课文的主人公。(3)“一定”这个词表明了蔺相如的决心,结果如何?(4)蔺相如能从骄横跋扈的秦王手中夺回和氏璧,把它完好无损地归还赵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二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

4、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1.明确复述的要求。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这个典故,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2.交流,出示。指名读。“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

5、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3第一句是对赵王说的,后三句是对秦王说的。(媒体字的颜色区分)三学习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3.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读读1—3节,简单说说原因,指出赵王不放心即可。。3因为赵王不放心,所以蔺相如先说——(生接),为了能让赵王真的放下心,又补充了一句——(生接)4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5试着读好这句话,要让赵王放心。四学习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1.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

6、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上宝玉。(板书:献)2.小组一齐读读蔺相如对秦王说的三句话,联系上下文及秦王的表现,想想蔺相如为什么这样对秦王说。(1)一个字都不提起,这就是——(板书:绝口不提)秦王绝口不提换城的事,可见秦王毫无诚意。(2)玉并没有瑕斑,这是蔺相如在找借口骗回宝玉,可是和氏璧本属于赵国,这并不是真正的骗,而是“要”。(板书:要)(3)玉上有瑕斑,即使再名贵,它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秦王当然不希望自己钟爱的和氏璧是一块次玉,蔺相如抓住了秦王的心理,使他相信了自己的话,这就叫——(出示)信以为真(4)要让秦王信以为真可不容易,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试着练一

7、练。4学习第二句,抓住“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勇敢)(1)指名读句。(2)再读,读好感叹号。(3)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出示:理直气壮)(4)“理直气壮”的意思就是理由正确、充分,因而说话气势很盛。(出示)蔺相如究竟有什么“理”?(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读读,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板书:理直气壮)(6)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摔玉。板书:摔而且他将献出自己的生命,真是“玉在人在,玉碎人亡”.。(7)他为什么要这么

8、做呢?还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