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ppt素材课件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ppt素材课件

ID:21161766

大小:878.0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8-10-20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ppt素材课件_第1页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ppt素材课件_第2页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ppt素材课件_第3页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ppt素材课件_第4页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ppt素材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ppt素材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4.1数字基带信号4.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4.3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4.4眼图4.5时域均衡原理4.6部分响应技术4.1数字基带信号4.1.1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传输码型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码型中低频、高频分量尽量少;(2)码型中应包含定时信息,以便定时提取;(3)码型变换设备要简单可靠;(4)码型具有一定检错能力,若传输码型有一定的规律性,则就可根据这一规律性来检测传输质量,以便做到自动监测(5)编码方案对发送消息类型不应有任何限制,适合于所有的二进制信号。这种与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的特性称为对信源具有透明性;(6)

2、低误码增殖;(7)高的编码效率。图4–1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单极性(NRZ)码;(b)双极性(NRZ)码;(c)单极性(RZ)码;(d)双极性(RZ)码;(e)差分码;(f)交替极性码(AMI);(g)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h)分相码;(i)信号反转码(CMI)1.单极性不归零(NRZ)码(1)发送能量大,有利于提高接收端信噪比;(2)在信道上占用频带较窄;(3)有直流分量,将导致信号的失真与畸变;且由于直流分量的存在,无法使用一些交流耦合的线路和设备;(4)不能直接提取位同步信息;(5)接收单极性NRZ码的判决电平应取“1”码电平的一半

3、。2.双极性不归零(NRZ)码(1)从统计平均角度来看,“1”和“0”数目各占一半时无直流分量,但当“1”和“0”出现概率不相等时,仍有直流成份;(2)接收端判决门限为0,容易设置并且稳定,因此抗干扰能力强;(3)可以在电缆等无接地线上传输。3.单极性归零(RZ)码如图4-1(c)所示。在传送“1”码时发送1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脉冲;在传送“0”码时不发送脉冲。其特征是所用脉冲宽度比码元宽度窄,即还没有到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就回到零值,因此,称其为单极性归零码。脉冲宽度τ与码元宽度Tb之比τ/Tb叫占空比。单极性RZ码与单极性NRZ码比较,除仍具有单极

4、性码的一般缺点外,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此优点虽不意味着单极性归零码能广泛应用到信道上传输,但它却是其它码型提取同步信号需采用的一个过渡码型。即它是适合信道传输的,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型,可先变为单极性归零码,再提取同步信号。4.双极性归零(RZ)码5.差分码6.交替极性码(AMI)(1)在“1”、“0”码不等概率情况下,也无直流成分,且零频附近低频分量小。因此,对具有变压器或其它交流耦合的传输信道来说,不易受隔直特性影响。(2)若接收端收到的码元极性与发送端完全相反,也能正确判决。(3)只要进行全波整流就可以变为单极性码。7.三阶高密度双

5、极性码(HDB3)当信码序列中加入破坏脉冲以后,信码B和破坏脉冲V的正负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B码和V码各自都应始终保持极性交替变化的规律,以便确保编好的码中没有直流成分。(2)V码必须与前一个码(信码B)同极性,以便和正常的AMI码区分开来。如果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那么应该在四个连“0”码的第一个“0”码位置上加一个与V码同极性的补信码,用符号B′表示。此时B码和B′码合起来保持条件(1)中信码极性交替变换的规律。8.分相码9.传号反转码(CMI)10.多进制码图4–2四进制代码波形4.1.2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假设随机脉冲序列为从(4-3)式我们可以得

6、出如下结论:若假设g1(t)=0,g2(t)为门函数,且p=1/2,则功率谱密度为只有连续谱和直流分量。同理,当P=1/2时,图4-1(b)双极性信号的谱密度为单极性归零码谱密度双极性归零码谱密度根据信号功率的90%来定义带宽B,则有利用数值积分,由上式可求得双极性归零信号和单极性归零信号的带宽近似为4.1.3码型变换的基本方法1.码表存储法图4–3码表存储法方框图2.布线逻辑法图4–4布线逻辑法方框图图4-5CMI编/译码器及各点波形(a)CMI码编码器电路;(b)CMI码译码器电路;(c)各点波形3.单片HDB3编译码器近年来出现的HDB3编码器采用

7、了C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CD22103,该器件可同时实现HDB3编、译码,误码检测及AIS码检出等功能。主要特点有:①编、译码规则符合CCITTG.703建议,工作速率为50kb/s~10Mb/s;②有HDB3和AMI编、译码选择功能;③接收部分具有误码检测和AIS信号检测功能;④所有输入、输出接口都与TTL兼容;⑤具有内部自环测试能力。图4-6CD22103引脚及内部框图图4–7实用HDB3编/译码电路4.缓存插入法图4–8缓存插入法框图4.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4.2.1数字基带系统的基本组成图4–9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方框图图4–10基带传输系统各

8、点的波形4–11码间串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