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与企业文化

洗脑与企业文化

ID:21166074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洗脑与企业文化_第1页
洗脑与企业文化_第2页
洗脑与企业文化_第3页
洗脑与企业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洗脑与企业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洗脑与企业文化洗脑企业天天教育员工,却不知建立双赢的企业文化的要义是教育雇主,教育上司。企业文化是一个很难写的题目,因为几乎每个爱想点事儿的人都各有一套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要想写得让大家看了觉得有道理,放弃自己原先的理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来看企业文化的教科书定义。MIT的沙因(EdgarSchein)于1992年所著的《组织文化和领导力》一书迄今为止是这个话题的权威:文化是一群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basicassumptions)。这些预设在实践中卓有成效,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被当做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perceive,

2、thinkandfeel)的方式教给新成员。他还有一个著名的说明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睡莲模型(odel)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睡莲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睡莲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基于预设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产生制度,约束行为。企业需要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理性控制制度很昂贵,而且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地涵盖员工的工作行为,在知识密集型企业尤其如此。所以需要企业文化这个塑造人的行为方式的软性工具。沙因定义的企业文化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适应环境,一个是

3、内部团结。与此相关,文化约束人的行为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技术性的维度,解决的是怎么去做、怎样做才对的能力问题(capability);另一个是社会性的维度,解决的是愿不愿意做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motivation)。前者与企业所处的行业和企业的战略密切相关,例如,谨慎在银行业是美德,而在高科技行业可能就更需要勇于冒险创新,有时宁可犯一些错误;快餐店需要按照培训指南招呼客人和建议菜单,高级餐馆这样机械地应对客人可能就不太妥当,等等。企业文化的技术性维度虽然重要,总归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能总结出来。企业文化问题的重心和难点往往在其社会性维度:解决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的问题。情绪高涨、热忱主动的员工和60分万岁,想尽一切办法保持最低努力程度的员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区别之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有人举一个银行接线小姐的例子。首先客户来了一个询问当日汇率,小姐热心地、不厌其烦地解答,然后问:我们银行有换汇业务,先生需不需要换汇?将转到换汇部门,于是该银行得到一笔换汇的业务;换完汇小姐又问,先生需不需要投资?将转到投资部门,于是该银行又得到一大笔投资的业务。接线小姐在很多公司都是最低层的工作,尚能这样影响公司业绩,遑论其他。大家都知道,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好(一般人说企业文化时指的就是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难的是如何建立这种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做企业文化的还是

5、比较少。稍微有点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有些是洗脑的结果。新员工一进公司,满眼满耳、满天满地都是奉献、拼搏、使命、事业、为国争光等词语,年轻人心头一热,确实也能全心全意地干上一阵子。企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些处于蜜月期的年轻员工的比例很大,能掩盖很多问题。时间一长,聪明一点儿的员工往往就开始琢磨起来。琢磨的结果是,员工分化成几类人。一类人是看透了那些大词语,慢慢理解了公司的潜规则,该表现时表现,一步一步往上爬,慢慢进入核心圈子,人家吃肉他也能喝点汤;另一类人也看透了那些词语,也会随机应变,不同之处是他们生活在别处,时时记住自己是在为履历表工作;还有一些看透的人则有点像员工中的知识分子,活干得

6、不赖,就是不愿意折腰事权贵,喜欢发牢骚;剩下的人则没有想得那么清楚,只是觉得各种标语、口号、运动空洞,领导喊得凶、督得紧,就多干一点,领导最近心情好,管得松,就少干一点儿。虽然热衷于洗脑的企业还很多,洗脑一时也颇有成效,我要提醒他们的是,千万不要低估员工对洗脑的免疫能力,不要期望在21世纪靠洗脑洗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来。第3页如果洗脑是权宜之计,是短线,那什么是建立好的企业文化的正途呢?斯坦福大学的博弈论大家克雷普斯(DavidKreps)于1990年发表的企业文化和经济学理论一文以极简洁的数学逻辑回答了这个问题,其理论之美,与现实之丝丝相扣,令人叹服。与洗脑型企业文化截然不同,这里的

7、前提是大家都是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克雷普斯指出,建立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公司建立作为一个可信任的雇主的名声。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一条要求,大多数雇主为了眼前利益,却往往做不到。最简单的例子是计件工资。雇主和雇员先定了一个价,比如说,10元钱一双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个承诺。但实际上,当雇员们付出超常的努力工作,拿的工资超过了市场平均工资到一定程度时,比如说,一般工人一个月拿1000元左右,该工厂的工人能拿到10200=2000(元)左右时,雇主会面临背叛自己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