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唐文学

第一章初唐文学

ID:21171280

大小:54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0

第一章初唐文学_第1页
第一章初唐文学_第2页
第一章初唐文学_第3页
第一章初唐文学_第4页
第一章初唐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初唐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编隋唐文学(581—907)隋唐文学概况1、隋代文学(581—618)(1)国家统一与南北文学的合流;(2)齐梁宫廷文学的延续与变革;(3)边塞诗启唐人之先鞭。(4)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唐代文学的过渡阶段。2、唐代文学(618—907)(1)国力昌盛,文学全面繁荣;(2)唐诗为一代文学之标志,进入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3)散文取代了骈文的统治地位,堪称继秦汉散文后的一次新高峰;(4)传奇小说的兴起标志着进入“始有意为小说”(鲁迅)和中国古代小说趋于成熟的时期;(5)俗讲、变文和词,开启了文学发展的新领域。第一章隋代与初唐文学一、隋代文学及其过渡性特征1、国

2、家统一与南北文学的合流隋文帝反对六朝华艳文风,李谔对六朝文风进行了批判。2、齐梁宫廷文学的延续与变革3、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唐代文学的过渡阶段(1)卢思道(532—583):《从军行》(2)杨素(?——606):《出塞》二首、《赠薛播州》十四首、《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以武人而为诗格调清远,“转似出世高人”(沈德潜)(3)薛道衡(540—609):《昔昔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名句历来传诵。。4、题材和诗风的过渡以及文学思想的变革,标志隋代文学上承六朝文学之余绪,下开唐代文学之先路。二、唐代文学繁荣的时代因素和文学传统(1)政治经济因素:大统天下与士人

3、面貌—开放时代与自由空气——打击士族与科举取士——开边战争与功名意识——经济繁荣与诗人心态;盛唐气象,表现在士人乐观自信的豪迈气概、勇于革新的独创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开放胸襟,体现于诗歌则是充溢于作品中的昂扬之气和壮大之美。“唐诗无讳避。”(洪迈《容斋随笔》)“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门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忆昔》)(2

4、)思想文化因素:儒释道的兼容——南北文化的合流——中土与异域文化的融汇——个体之间的亲和与勾通——漫游、隐逸与贬谪现象——书法、绘画、音乐的影响(3)文学自身的因素:风骚传统——南华文章——建安风骨——陶谢诗风——永明新体三、由隋入唐的诗人王绩王绩(585—644)为王通之弟,王勃叔祖。其山水田园诗上承陶、谢,下启王、孟,《野望》为代表作。此诗是最早的成熟的五言律诗之一,沈德潜曰:“五言律,前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四、从上官体到沈宋近体诗1、上官仪与上官体上官仪(?—664):太宗和高宗前期的宫廷诗人,指出“六对”、“八对”之说。2、文章四友指杜审言、李峤

5、、崔融、苏味道,简称“崔李苏杜”,是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文学贡献主要在近体诗的创作上:数量多,比例大,合格率高,诗体已趋兼备,美学格调有了提升(参许总《唐诗史》上)。杜审言(648?—708)为杜甫祖父。3、沈宋与律体“沈宋”是沈佺期(656?—714)、宋之问(?—712)的并称,是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稍后于“文章四友”)。《新唐书·宋之问传》:“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实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

6、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而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所以,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明·王世贞)三、从“初唐四杰”到陈子昂1、初唐四杰的创作及其成就《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1)王勃(650—676):《王子安集》二十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为代表作。(2)杨炯(650—695?):《杨盈川集》十卷

7、,《从军行》为代表作。(3)卢照邻(637?—689?):《幽忧子集》七卷,《长安古意》为代表作。(4)骆宾王(640—684?):《骆临海集》十卷,《帝京篇》、《于易水送别》、《在狱咏蝉》、《代李敬业檄天下文》等为代表作。2、四杰的成就(1)诗歌基调的初建:其诗风变革的努力,促使昂扬之气与壮大之美的“唐音”之初立。健朗的风格,体现了时代精神的面貌;(2)诗歌题材的开拓:从宫廷走上市井,从风花雪月走上江山寒漠,诗歌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3)诗歌体式的发展:卢、骆擅长七言歌行,其歌行体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杨工于五律,为五律的重要奠基人,五律至二人

8、标志初步定型。(4)诗歌风格的形成: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