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

ID:21178671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_第1页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_第2页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_第3页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_第4页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青岛是一个地域文化丰富,传统的建筑形式多样的城市,这些表现在建筑上的地域性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遗憾的是,在大规模的新城建设中,多的是一些外来文化的产品,少了一些体现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建设项目。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对此有了一定的反思,要求留住“乡愁”,如何满足当代社会对于文化多元性、多样性要求,又能在城镇建设中体现地域文化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方向。本文意在探讨将地方传统民居特点融入到青岛的小城镇建设中。2014年11月份,青岛出台了《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规划》要求,在小城镇建设方面,青岛

2、将重点建设5个小城市试点镇、4个重点中心镇、31个特色镇。那么,将来在小城镇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如何落实“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要求,将成重点研究的问题。1当前青岛小城镇建筑风貌问题分析长期以来,青岛的小城镇建筑风貌比较雷同。多数小城镇沿公路自发形成,小城镇无论在功能上、结构上、还是建筑风貌上单调雷同,地域自然环境特色,文化传统特色没有得到保持。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镇,小城镇建设单纯的模仿外来建筑,特别是地产开发商从城市中带来的欧式风建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2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建筑风貌的要求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3、小城镇风貌建设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第二,文化传承,彰显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第三,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城市功能、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三农”相结合。据《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示稿,青岛的小城镇建设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引导小城镇差异化发展。按照

4、“一镇一特色”原则,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特色城镇,建设各具特色的特色强镇、产业重镇和文化名镇。3青岛地域民居的历史与特点青岛民居的两个典型样本——别墅与“里院”。别墅区,当首推“八大关”。“八大关”占地约1000亩,这里有独家居住的庭院式建筑,也有公寓式的夏季度假式建筑。这些建筑多为当时的市政要员和商人居住,房屋外部的装饰多样,建筑立面或简洁明快,或华丽典雅。这里的建筑式样、围墙和园林布局都应形态各异,每幢建筑都有独树一帜的设计思想,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青岛的“里院”具有独特的建筑样式,可分为一、二、三层建筑不等。从居住形式来看,小到一户一

5、“里”,大到百户一“里”不等。其院落又可分为“口、日、凸、目、回”五种类型,依次为独院、两进院、不规则院、三进院、套院等。4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如何留住“乡愁”4.1划定风貌区域范围,塑造城镇特色围绕“品质青岛、海洋之都”的核心定位,构建多元文化特色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海湾生态湿地风貌区、新欧陆文化风貌区、琅琊文化风貌区、齐鲁文化风貌区、海岛风貌区和大沽河流域田园城市风貌区等八大特色风貌区。多元文化特色风貌区,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城区为主的东岸城区。这里的老建筑以德风建筑为主,特色鲜明。新建建筑将按照城市风貌和建特色统一规划、延续老青岛特色。现代都市风貌区,包括

6、西岸城区。依托山、海、岛的独特资源,突出西海岸国家新区的城市特色,展现时尚、运动的城市性格。海湾生态湿地风貌区,包括北岸城区。位于胶州湾湾底,以体现生态湿地景观为城市特色,发展低密度的生态旅游城区。新欧陆文化风貌区,包括蓝色硅谷核心区。依托优美的自然海岸景观,建设诸如意大利五村镇的特色旅游小镇。琅琊文化风貌区,包括琅琊台片区,展现琅琊台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海洋文化多元包容的特点。齐鲁文化风貌区,包括即墨与胶州。依托即墨古城,弘扬青岛海洋文化包容下的山东地区具有地域特性的历史文化。海岛风貌区,突出海上星座、海上灵山、田横精神等。突出海洋生态保护,发展海岛旅游,注重

7、海岛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大沽河流域田园城市风貌区,包括大沽河流域的区域。发展自然与人文并茂的流域旅游风貌区,形成有青岛特色的流域水文化区域。4.2传统民居特色与建筑语言提炼就青岛的建筑而言,应该反对两种趋向:一种是无视地域特色的存在,盲目、全面的接受国际化的建筑成果,从而割裂了历史文脉的延续;另一种就是不应将青岛的建筑特色囿于那些德式建筑的形式片断和个别手法,踟蹰不前,而且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对青岛建筑地域特色的重新诠释,深入研究场地特征,结合地形进行外部空间设计,营造建筑的场所精神。注重实用地方材料,运用不同的构造工艺,表达材料的审美特性。地方材料

8、的使用,是建筑地域特征最直观的体现。青岛地区多产石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