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文戒除文艺界享乐奢靡之风艺界享乐奢靡之风

戒除文戒除文艺界享乐奢靡之风艺界享乐奢靡之风

ID:2118633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戒除文戒除文艺界享乐奢靡之风艺界享乐奢靡之风_第1页
戒除文戒除文艺界享乐奢靡之风艺界享乐奢靡之风_第2页
戒除文戒除文艺界享乐奢靡之风艺界享乐奢靡之风_第3页
戒除文戒除文艺界享乐奢靡之风艺界享乐奢靡之风_第4页
资源描述:

《戒除文戒除文艺界享乐奢靡之风艺界享乐奢靡之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戒除文戒除文艺界的享乐奢靡之风艺界的享乐奢靡之风主持人:当前,随着全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有人说这个话题与文艺界无关,只是对各级官员说的。其实,对文艺界来说,反对“四风”不仅切中时弊,而且也是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期讲坛邀请到了文艺评论家陈先义,请他就当前文艺界存在的“四风”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陈先义: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娱乐化成为文艺界的一种时尚,一些所谓的明星大腕和文艺家,贪图享乐和追求奢靡已经到了相当

2、严重的地步。其表现形式是长期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其文艺创作不再反映群众的火热生活、不再为大众服务,而是一步步把文艺创作作为获得一己私利的手段,甚至把炫富、攀比、奢靡作为人生的追求。最近,连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都对中国的一部电影提出严厉批评,称“被这部明目张胆地炫耀财富、魅力和男权的电影惊呆了。”认为“其思想之低俗十分惊人”。  仿佛就在眼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毛泽东同志深入生活文艺观的指导下,作家艺术家们曾把深入生活当作一面旗帜。那个年代,一名作家,如果老蹲在城市,呆在机关,会被看作一件很丢人的事;一名歌唱家,如果没有

3、足够时间下基层为百姓、为官兵服务,同样会被认为失职。那时候,毋庸说一般作家,即使如刘白羽、魏巍、徐怀中、李瑛那样名声显赫的军旅前辈大家,也必须完成下基层深入生活的硬指标。著名歌唱家马玉涛曾亲口对我讲过这样一句话:那时候,若完不成一年200天下基层的任务,年度工作就被看作不达标,评功评奖沾不上边。所以,下海岛、上边防,与连队战士一起站哨值勤,成为那个年代作家艺术家们的家常便饭,更是作家艺术家的光荣。正因如此,一大批好作品应运而生,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  主持人:确实,深入生活本来是我们党文艺建设的一个老话题。说它老,是

4、因为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就提出了这个著名的命题。七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文化和文艺建设中年年讲、常常讲。然而,讲到今天,这句本该常讲常新的老话,却似乎与我们的有些作家、艺术家的实践渐行渐远了;对它的深刻内涵,有些人也觉得越来越陌生了。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重提这个话题,不仅仅是为了往事追忆,更是为了唤起当代作家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讴歌。    陈先义:文学艺术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我们沸腾的生活之中。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这是为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了的客观规律。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高品位的

5、文艺作品,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真实反映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真切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情体验他们的安危冷暖,零距离地表现和传达他们的意愿和心声,这样的作品才可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新时期以来,一大批文学、影视、戏剧之所以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正是因为这些作品来自于作家艺术家对老百姓生活的深刻体验。相反,有些作品之所以老百姓不感兴趣、不喜欢,就是因为这些作品远离了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没有与老百姓的脉搏一起跳动,所以为人民群众所抛弃。  毋庸置疑,在文化市场呈多元走向的背景下,今天,有些人确实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产生了动摇。由

6、老一代作家艺术家践行的“生活是艺术源泉”的文艺观,被另外一种观念所冲击,这种言论的代表,就是蔑视和藐视深入生活,热衷于奢靡享乐。有人宣扬: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一种分泌,如果我没去过被我写的那个地方,没见过我塑造的作品的主人公,或许我的作品会更加感人。还有人说,什么叫创作,创作全凭个人的感觉,傻瓜才会到生活中浪费时光。然而,就是这样一些言论,一个时期以来曾散见于报刊和各种名目的研讨座谈。它不仅扭曲了少数作家艺术家的文艺观,也影响着当下文艺作品质量的高下。一些作家艺术家,置火热的生活于不顾,喜欢守在大城市,躲进大机关去编造一些

7、远离生活的神奇“故事”,热衷于写那些于社会进步发展无补的庸人琐事。有的甚至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日复一日地去追逐那些盗墓、穿越、杯水风波等纯粹的“市场化”作品。还有些歌星,已经很久不习惯下基层歌唱了,热衷的是在大都市跑场子、赚票子。   主持人:正是受这种蔑视生活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人民艺术家”的光环已不像以前那样神圣了。    陈先义:因为有人头上顶着“人民艺术家”的光环,却干着与头顶桂冠格格不入的营生。有些所谓的明星,斤斤计较出场费多少,讲排场,比阔气。以去年统计,拍一部电视剧,当红大腕每集开价已经过百万元的不止一人,一部

8、投资4000万元的30集电视剧,有3000万元就要拱手送给明星大腕们,剩下微乎其微的资金,只有粗制滥造。还有,那些靠一首歌、一支曲走红的明星们,几十年在那里唱一首歌,变成了发财致富的摇钱树;有了钱,便拼豪车,比别墅,讲排场,甚至干一些低级庸俗的肮脏勾当。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纠正和关注,那么中国文艺的真正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