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是教法也是学法

“问”是教法也是学法

ID:21186635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问”是教法也是学法_第1页
“问”是教法也是学法_第2页
“问”是教法也是学法_第3页
“问”是教法也是学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问”是教法也是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问”是教法也是学法  青海“问”是教法也是学法  青海孙现  语文课堂教学在否定了“满堂灌”之后,人们便对“问”字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曾有人将“满堂问”戏称为“牵羊”,大约是与“满堂灌”的“填鸭”相比拟而说的。我在一篇短文中说过这样的话:“满堂问”不比“满堂灌”高明,“牵羊”不比“填鸭”科学。各打五十大板,并没冤枉着谁。  “满堂问”之被批评不在于“问”而在于“满”。从上课伊始直问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为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备课不备知识、教法,只备“问题”。然后欣欣然走进教室,一个个的“问题”就像

2、连珠炮似的向着学生劈头盖脸地砸下去,学生只有招架之功,绝无“读书”之时了。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满堂灌”比“满堂问”好些。因为“满堂灌”时,尽管老师心中没有学生,老师“灌”老师的,学生大可以不去理会,虽说没学会多少东西,但尚且活得比较自在。而当老师改变了教法,不再去“灌”而要“问”的时候,学生常常被老师问得头昏脑胀,张口结舌,有时甚至是哭笑不得。  在“满堂问”的教学氛围中,不只学生可怜,老师也可怜。因为有时学生答非所问或者问而不答,满堂鸦雀无声,令人好不尴尬。时间一长,问来问去,自己也觉得没得可问了。知道自己可怜,再瞧瞧学生们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实话,也不忍心再问下去了。于是夹起教

3、案走出教室,边走边纳闷:以前“讲”错了,现在又“问”错了吗?  那么,是不是真的问错了呢?  没有。  “问”作为一种教法,自古有之。孔子在《侍坐章》中不也问过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吗?至于问什么,怎么问,大家搞了这许多年,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难以强求一致,就各执己见,各行其事吧。我在这里想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问”既是教法,也是一种学法,而且首先应当是学法。  人们把知识叫做学问,把有知识叫做有学问。“学”和“问”连用,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颇有一些道理的。学和问紧密相关,学,须得要问,而有问,才能真正有所学。问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而且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但是,倘若有机会到我们的语文

4、课堂上亲自去看看,实际的情形却恰恰相反——我们的学生根本就不问,或者不会问。这是当代中学生的一个通病。  学生不问,是因为他们不会学,不懂得“学问相辅”的道理;而学生不会问、不善问,则是因为他们所学有限,又不懂得问的技巧和方法。要改变此种现状,我认为,老师的责任不在于问学生,而在于教会学生问老师。这算是比较正确的引导。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那么一天,当学生在你的正确引导下,真正明白了“问”的意义和作用,掌握了“问”的技巧和方法的时候,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师生两方面的负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首先,如果学生自己有问,而且肯问、会问的话,那么这种学习方法则完全是主动的。只有主动

5、问、主动学,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才能真正做得了学问。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也是一种需要,没有需要,自然就不愿学习。当学生自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他肯定会有许许多多要问的东西,只待老师去满足他的要求,或者干脆自己就主动地去学习,得到他所渴求的答案。  其次,如果学生自己有问,而且肯问、会问的话,那么这种问应该是有选择的,问其所以要问者,问其关键所在者。这种有选择的问比起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问、随意问,也不知要强出多少倍。  当然,由于受到年龄、基础知识、读书经验以及生活阅历等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时不一定就很会问。或者只

6、问“小”者,不问“大”者;或者只问表象,不问本质。如此,往往会“小学而大遗”。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老师去问,因为老师提问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并且能够由老师的“一问”引出学生的“多问”,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真正实现叶老师倡导的“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读书……”的境界。语文天地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