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

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

ID:2118991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_第1页
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_第2页
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_第3页
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_第4页
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修总结  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网络研修总结  非常荣幸本人参加了生活实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这个工作坊,通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本人学到了不少知识,能比较好地运用以地理教学工作中去。  伍老师的微课录制非常好,简洁明了,不会很冗长,思路非常清晰,见解非常独到,又不会占用我们太多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我们都可以做到认真聆听!效果非常之快,能在有限的忙碌的工作中充分学习,所以非常感谢平台的老师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平台,感谢领导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在学习过程中,使我真正理解了我们地理新课标标准

2、,以前只是在课标书中简单地理解了一些,这次理解更加深入,老师讲解又深入浅出,尤其是地理的生活化教育,使我能很好地运用以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去,能够随手拈来,能很好地把生活化的地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比如老师讲解到关于直布罗陀海峡的洋流问题的教学时,使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就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这些都让我的课堂充满趣味充满活力,学生都很喜欢我的课呢,在学习过程中也让我的电脑运用水平提高了不少,这真是一举两得。  当今是社会知识在飞快地更新当中,如果我们老师停滞不前,不抓紧学习,终究是会被淘汰的,所以我们务必清晰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保持终生学习,学习是最大生产力,这无论如何都

3、不会过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地努力加强学习,抓紧学习,让自己成为永不被淘汰的老师。再次感谢领导,老师,您们辛苦了!谢谢!第二篇:让地理教学生活化2100字  《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教师成果  让地理教学生活化  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袁建华(213200)  一、地理教学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状分析  《地理课堂教学实施建议》要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紧抓“双基”教学不动摇,这是关系到课改成败的关键之一;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研究

4、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供学生生活体验中的地理素材;搞好教学诊断,及时反思教学中的问题。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中学地理教学普遍存在脱离生活的倾向,是灌输式的教育,因此加强“生活地理”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其现实可能性,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感性的成份居多,加之他们已有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所以地理生活化教学完全有其现实可能性。  二、地理教学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实意义  地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有利于树立学生环境意识。  三、地理

5、教学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主要途径  1、充分利用身边事例,促进地理规律的理解。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各环境要素又时刻作用于人们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典型例证,这些实际生活背景,与学生生活十分贴  1  《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教师成果  切,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有机地移植到生活中去。例如西藏的居民做饭都要用高压锅,原因就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水不到100℃就沸腾了,所以要将饭煮熟就必须用高压锅。用身边的事例挖

6、掘其中的地理规律,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积极开动脑筋,加强思考,十分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  2、注意分析自然现象,培养地理思维的深刻性。地理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深入思考各种地理问题,抓住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并预见其发展的全过程,把握各种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全面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许多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样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分析,又可以加深我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地理思维的深刻性。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各种自然现象,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利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探求自然现象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从而不断

7、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19xx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的。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长江流域特大洪涝有自然方面的因素(气候因素、地形因素、河湖因素),也有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大,河床增高,水位抬升;围湖造田,湖泊调洪能力降低等等),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启发学生一步步分析、综合、抽象、  2  《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教师成果  概括,从大量感知中抽象概念、总结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