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

ID:21192112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_第1页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_第2页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_第3页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_第4页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造句》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通过记叙班主任的课后家访,旨在表现老师工作的认真、艰辛,讽刺了以刘强父亲为代表的部分家长惯于“抹稀泥”的教育作风。  B.这篇小说以“造句”为切入点,折射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映现在小学生纯真的眼中,读来就更令人深思。  C.本文由“判分”开篇,以“忘了判分”作结;由“绿茶”铺垫,以“茶水变苦水”收场;中间以各色“造句”相承转,组织有章法,读来颇为顺畅。  D

2、.“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可理解为对学生一时一事的评价尽管未必反映其全面素质,但这种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E.这篇小说的语言一改同类作品直白、浅露的特点,总体来看,用语颇为典雅,带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学生“刘强”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刘强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有意将句子造“歪”,表现了他的倔强;通过造句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对不合理的现实能够怀疑、肯于思考的孩子;同时,在与李石的交往中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  3、作品以“造句”为题,文中两个

3、小学生造出了许多句子,这些句子大体可分为三类:不符合一般造句要求的句子,如“天真——昨天真倒霉”;用词不很恰当、感觉不很通顺的造句,如“但是——赵庆什么都不送也当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符合要求的正确造句,如“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真话不及格”。任选其中两种“造句”,简要分析作者如此造句有何意图。  答案:不符合一般造句要求的句子,表现了学生有意打破规则、无视老师要求的反抗情绪。用词不很恰当、感觉不很通顺的造句,表现了孩子们急欲表达对某种不合理现象的看法,甚至顾不得用词的妥贴,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心理。符合要求的正确造句,准确地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表达了他们

4、对当前教育问题的真实看法、意见。  4、作品的结尾,班主任和家长都说了一句“把判分忘了”,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含义?  答案:班主任说“糟糕,把判分忘了”,表现出一种困惑,即“不知该如何对学生作出评价”;  家长说“真棒,把判分忘了!”,含有对僵化、单调的评价标准的不满,表达了期望改革的心愿。  汉山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辛苦了一天,傍晚下班,还要撑着脚步,绕道“家访”——就是找找家长,特别是判分发生问题的时候。  家长刚下班回家。沏上一杯龙井,眼望绿雾如烟,肠胃自在舒张,看见班主任来了只好顺手让茶。  班主任微微喘着气,接过碧绿茶,不觉连喝几口,手里递过去作业本。

5、家长竟觉得班主任太认真了,自己忍着叹气,皱着眉头打开本子——  “造句:天真——昨天真倒霉。”  家长愣了愣,不由得暗笑:刘强这小子不是不会。就是犟。成心。  “造句:天气——这两天气得我气儿不打一处来。”  家长心想:还带气儿,过分了。也别说,思想倒活跃。  “造句:天天——李石叫天天不应。”  家长忖度:歪用成语。可用得还四平八稳的……他妈老埋怨名字起歪了:刘强,听着是“牛犟”。可你犟得过老师?  班主任喝完了碧绿茶,出来一句话:“这叫人怎么判分?”  谁都明白“判分”的分量。“分”就是成绩,就是价值。小成绩加起来就是大成绩,就是前途,就是命运。家长接着往

6、下看——  “造句:但是——毛保宝打水漂打开了李石的脑袋,但是他爸说开个价吧。”  家长心头一跳:这里边藏着事儿。回头叫刘强,刘强没答应。莫非找李石去了?赶紧跟班主任说:就在胡同口,李石怎么在把角那儿练起摊儿来了。  说着拉上班主任往外走,路上班主任告诉家长,毛保宝的爸爸是大款,难怪开口就是开价。李石的爸爸刚下岗,妈妈又偏瘫,李石三天没来学校……说着走到胡同口,黄昏里,看见摊子已经归置在一边,刘强正指点着裹着纱布的李石,在作业本上划拉着什么。家长望着班主任一笑:好一幅“补课”图画。  班主任正要往前抢上一步,又见李石的爸爸蹬过三轮车来,李石和刘强架起瘫在摊儿边

7、的妈妈,连抱带抬上了三轮,推着过马路去了。  家长随着班主任走到摊儿前,班主任随手拿起作业本,习惯地翻看。家长却盯着儿子的背影,心想谁说“牛犟”跟“缺根弦儿”一般?看看从什么角度判分吧。我也来造句,也造造“但是”……“可以有个性,但是不可以狂。”家长自觉有点抹稀泥的味道,又来一句:“乐于助人,但是也要坚持原则。”眼角里看见班主任对着作业本摇头,又判了不及格了吗?再来一句:“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好哩,家长给自己判了声“好”。虽说还是“抹”,可是他认为抹得“好”。正当他自我欣赏的时候,却又看见班主任把作业本一摔,扭头就走了。  家长赶紧抓过本子看孩子

8、们的“补课”:  “造句: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