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

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

ID:21200207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_第1页
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_第2页
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_第3页
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_第4页
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演唱特征民族歌剧《江姐》是根据长篇小说《红岩》改编而成的,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员江竹筠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历史故事。这一经典红色歌剧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新的模式,在音乐创作和形象设计上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音乐艺术特征。四川民歌、四川清音、川剧等诸多本土音乐形式巧妙融合,更精益求精的吸收了西洋歌剧的精髓,为鲜明的民族音乐融入时代特征,带给人新鲜的听觉感受。一、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一)继承传统戏曲因素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是歌剧《江姐》最为鲜明的音乐艺术特征,这部歌剧基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而发展,沿袭了本土传统

2、戏曲的风格,在音乐风格和唱腔技巧上,川剧的音乐痕迹尤为凸显。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其表现真实细腻、幽默而富有生活情趣,运用在歌剧《江姐》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了川剧的虚拟手法,在第一场重庆朝天门码头送别的场景,以及第七场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的女牢场景中,都将有限的音乐舞台扩展成为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虚拟手法将每个音乐段落串联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歌剧艺术体系;第二,使用了川剧帮腔唱法,帮腔是川剧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它以一种旁白的形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渲染了良好

3、的艺术气氛,为音乐增添生动活力。例如在歌剧《江姐》第二幕中,在江姐得知自己的丈夫彭松涛被敌人斩首示众之后内心极为悲痛,在此时后台女声的帮腔就有效的描写出了江姐的极为痛苦而无助的内心世界,相对于演员自己的演唱,更加的耐人寻味,颇具艺术魅力。(二)借鉴西洋歌剧音乐元素歌剧《江姐》对西洋音乐风格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歌剧《江姐》打破了中国传统戏曲单旋律形式,在合唱、重唱中加入了多声部写作,使音乐更加丰富,音乐形象也更加饱满;其次,借鉴了西洋歌剧场景转换时的变化音使用,例如《红梅赞》场景中高潮部分短短的14个小节中音域达到了13前八个

4、小节音乐变化重复,曲调在淳朴和婉转之间起起伏伏,旋律曲折;后八个小节音调悠扬,呈上下句的反向对应,跳音将歌曲自然推向高潮,歌词语气坚定豪迈,音乐速度重回原速,强化女性革命者外柔内刚的音乐形象;最后,歌剧《江姐》中大量使用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乐器进行伴奏,诸如西洋管乐中的长笛、双簧管、大管等乐器,将民族民间传统乐器与西方音乐艺术结合,丰富了《江姐》的音乐形式,使之更具有艺术魅力。(三)树立鲜明的音乐艺术形象歌剧《江姐》作为中国红色歌剧的优秀典范,江姐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其经典唱段《红梅赞》、《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绣红旗》等也流传甚广

5、,朗朗上口,鲜明的艺术形象更易于演唱者把握咏叹调的情感,用音符诠释歌剧人物品格。可以说,歌剧《江姐》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形象刻画入音乐,使歌剧充满迷人的精神魅力,也成为这部歌剧鲜明的艺术特征之一。江姐是整部歌剧的核心人物,其鲜明的艺术形象在不同选段中体现出来的。比如在第一场中,江姐背负革命任务将要奔赴新的战场,随即唱到看长江,战歌掀起干层浪,歌曲以还原当时场景开始,抒发人物情怀,凸显出江姐心潮逐浪高的革命形象,旋律跌宕起伏,充分展现新征程上江姐激昂的心情。又如在第二场时,江姐的爱人彭松涛英勇牺牲,红岩上红梅开,千年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

6、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唱词表现出江姐内心悲痛难掩的情绪,爱情与革命情感矛盾交织,充分展现出江姐内心的剧烈痛苦以及以革命利益为重的高贵品格,演唱者用呼吸节奏、腔体咬字塑造了江姐的鲜明艺术形象。二、歌剧《江姐》的演唱技巧分析歌剧《江姐》音乐艺术特征的呈现与演唱技巧的运用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除了作曲风格之外,演唱技巧是支撑歌曲形成自身独特风格或特点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传统戏曲和西洋歌剧的艺术特征需要运用气息、节奏、发声技巧加以表现,鲜明的艺术形象需要通过咬字吐字技巧展现出来。具体而言,歌剧《江姐》的歌曲演唱技巧包含气息、吐字咬字、腔圆等,正是

7、这些技巧的结合和运用使歌曲风格充满独特的魅力。(一)气息运用技巧气息的运用是演唱最基础的部分,气息的正确运用是发声优美动听的前提。足够而强大的气息运用使音乐有力而浑厚,高音亮丽流畅,展示演唱者的演唱功力。在歌剧《江姐》的诸多唱段中,对气息运用的要求也十分精准。以《红梅赞》(如图1所示)为例,在演唱红岩上红梅时,红梅要高八度,其中梅更占据五个音符,因此演唱时气息要平稳而流畅,呼吸均匀,才能将这种带有民间唱腔的唱段完美演绎,保证发声流畅而自然。图1:《红梅赞》(二)腔体运用技巧歌剧《江姐》中腔体技巧的最核心要求是腔圆,而腔圆的基础是音准,没

8、有旋律的音准也就没有所谓的腔圆。歌剧《江姐》并不是一定要紧扣歌谱上的书写旋律来演唱,这也是民歌风格歌剧中腔体表现的独特之处。圆腔即歌声圆润流畅、腔体共鸣均衡,使人体乐器发声处于松紧适度的均衡状态,即松中有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