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ID:2120361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_第1页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_第2页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_第3页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_第4页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针对高层建筑的自身火灾隐患特点及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安全关系,应对高层建筑进行合理防火设计,以免发生火灾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探讨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Abstract:inhigh-risebuildingtheirooreeconomicdamageandcasualties.Thispaperdiscussesthehighcivilbuildingsfirepreventiondesign.  Key/s,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m/s,当烟气无阻拦时,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

2、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烟气的流动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的疏散速度。楼梯间、电梯井及各种竖向管井是高层建筑火灾垂直方向蔓延的重要途径,易形成“烟囱效应”。而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是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疏散的场所,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是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灭火的主要通道。为了阻止烟气进入这些部位或排出这些部位的烟气,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因此,超高层建筑在上述部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能够达到疏散和扑救通道上无烟的目的,从投资方面又低于机械排烟系统,是可行的。其裙房的楼梯间内可统筹考虑布置。  其风压值应为防烟楼梯间50Pa,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25Pa,既能方便疏散安全

3、门的开启,又能保证安全地带的压力,对烟气起到排斥作用。同时,超高层建筑封闭避难层内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除满足避难层内一定的正压值,防止烟气入侵,也为躲避在避难层里的人们提供呼吸用的新鲜空气。  (1)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的必要间距。防火间距应保证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其相临建筑在辐射热的作用下,不加任何保护而又不被火侵入。高层建筑的主楼与主楼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主楼与裙楼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9m。  (2)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空间内防止火灾向该建筑

4、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防火分区一般分为垂直分区和水平分区两部分,大多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以及钢筋混凝土的楼板来实现。垂直防火分区应以一定耐火极限楼板及窗槛墙作耐火分隔,对贯穿部分,如中厅、自动扶梯、楼梯、电梯等,而且须有相应耐火封闭措施。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上分隔出防火区域,以此来阻止火灾在楼层水平方向的蔓延。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除安全疏散门以外的其他门、窗、洞口,可燃气体管道严禁穿越防火墙;建筑面积超过防火分区面积的较大空间和敞开式楼梯间及自动扶梯在适宜位置设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由钢板或铝合金制作,平时不影响建筑内空

5、间使用,发生火灾时可以自动落下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安全疏散出口布置合理  (1)疏散楼梯。综合性高层拥有的复杂功能及人流,故其安全疏散路线应根据功能的性质而确定。如地下室、地上商场、上层办公或酒店人流路线应单独布置安全出入口,一定避免人车的交错,同时高层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按照火灾时人们的思维模式基本走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路线:房间--走廊--前室--楼梯间。因此楼梯间的布置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故一类高层必须采用封闭的防烟楼梯间,且每个防火区要设置两部以上的疏散楼梯,以阻止火灾时烟气进入前室,利于人员疏散。疏

6、散楼梯的墙体应采用耐火等级2小时以上的非燃烧体,楼梯也应为1-1.5小时以上踏步与平台不宜设计成扇形或旋转型,宽度不宜小于1.2m,踏宽不小于25cm,踏高不大于20cm。  (2)消防电梯。一旦发生火灾,高层建筑一般会切断可用电梯的电源,此时仅剩供消防人员扑救的消防电梯可用。因此,消防电梯井要单独设置,并设置消防前室。我国规定公建、住宅的前室面积不应少于6m2和4.5m2,若与消防电梯合用,则不能小于10m2和6m2。当高层主体单层面积小于1500m2时只需设一部消防电梯,1500-4500m2应设两台,超过4500m2应设三台。若高层建筑超过100米时,应增设避层,

7、且两个避难层之间不要超过15层,疏散楼梯必须设计在避难层转换,经转换后的疏散楼梯间不要改变方向,而应直达室外。  3、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前者的探测器有感温、感烟和感光等多种类型;后者主要为自动喷水设备,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卤化烷等自动灭火设备。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对报警、疏散、灭火、排烟及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进行控制和指挥。考虑到高层建筑以自防自救为主,室内消防用水量比室外的要大些,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住宅楼为30l/s),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