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

ID:2120454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_第1页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_第2页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_第3页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_第4页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之我见:F275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10-000-02    摘要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是指由国有企业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包括国有企业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拨给国有企业的资产,国有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

2、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国有企业的资产无论在生产、经营以及科研、行政管理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数量、功能决定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目前,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加白热化,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一分子,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国有企业综合实力以及如何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则无疑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来看,仅靠提高产品产量和销售价格的方法是非常片面的,国有企业还必须苦练内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国有企业管理的高效化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才能在

3、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获得长远发展。可见,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实现其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传统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目前资产管理的多元化。政府各部门均可以“主人”的身份向企业发号施令,政出多门、多元化管理,企业要对多个政府部门负责汇报,但却没有哪个部门真正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任。  2.所有者责任主体界定不明确,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那些直接由各级政府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产权完全归政府所有,但政府是由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分别行使管理职能的,由于政府没有授权由哪个部门进行专门监管,结果是政府哪个部门都可以管企业,

4、谁都不想承担责任。政府对企业的情况完全靠听汇报,对企业内在情况尚不清楚,结果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国有企业就可能要关闭乃至破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  3.相关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国有资产方面的法规,大多只是部门规章,都是以暂行条例、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等形式存在,实践中操作缺乏管理力度。虽然2008年底出台《国有资产管理法》,但是此法法条过于笼统,对于经济业务缺乏具体的管理依据。致使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缺乏法律保障而被分割,而企业经营者只对组织部门和主管部门负责,对资产的责任心不强。  4.对国有资产监督保护工作较为弱化。在国有资产的

5、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监督。在我国,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体系由外部监督体系和内部监督体系构成:外部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审计机构、验资机构及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内部监督体系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如监事会的监督。但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外部监督不利,有些机构并未能起到监督作用。如有些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作假验资证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再从企业内部看,监事会的监督实施也远远不够,监事多为兼职,基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另外企业中的国有股代表尚不明确,一些公司或企业中国有股代表缺位,对国有资产的流失难以控制。  5.资产流失后没有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资产流失问题严重。由于缺乏国有资产的有

6、效保护方法,在实践中对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有关单位和责任者没有及时进行制裁,追究应负的法律责任,国有资产流失难以有效控制。  6.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意识不强。就目前来看,许多国有企业都存在着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管理手段比较缺乏的现象,又由于全球知识更新的不断加速,无形资产自身所具有的不稳定性也正在增大,相应地增加了国有企业对其价值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的难度,不利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  三、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  1.建立健全出资人制度,为强化资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①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国资委管人、管事和管财相结合。国资委是政府直属的特设机构,不承担一般政府行政部门的

7、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在职责界定上,要明确各级国资委(局)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履行出资人职责,以股东方式行使权利,它不应该也没有权力用行政手段和方式管理企业,即只做纯粹的出资人,只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出资人到位的实质就是股东权利到位,当国资委履行国有股东权利时,也要按照同股同权的原理,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益。②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促使国资委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并落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