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定稿)

2010090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定稿)

ID:21210686

大小:174.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20

2010090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定稿)_第1页
2010090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定稿)_第2页
2010090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定稿)_第3页
2010090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定稿)_第4页
2010090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090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二○一○年八月专业资料分享.........................目录1山洪灾害普查12危险区的划定13预警指标的确定14监测系统24.1站网布设24.2监测信息流程34.3监测站点管理34.4监测站环境44.5监测站设备55县级监测预警平台115.1平台硬件设备配置和机房及会商环境115.1.1平台硬件设备配置115.1.2机房及会商环境135.2县级平台系统及应用软件配置145.2.1

2、系统总体技术原则145.2.2系统总体性能要求165.2.3平台支撑系统软件16专业资料分享.........................5.2.4数据库系统175.2.5应用系统功能要求176预警系统246.1预警方式要求246.2主要预警设备技术要求257群测群防体系267.1责任制内容要求267.2预案内容要求267.3宣传培训演练方式和内容要求26附件1:山洪灾害普查表(15张)附件2: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表结构(16张)专业资料分享.........................1山洪灾害普查普查的

3、内容包括:小流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人口及主要经济设施分布情况等。各省按照编制大纲的要求,参照附件1制定普查表。2危险区的划定根据普查的结果,划定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危险区、安全区。要求所受山洪灾害影响范围内,有人居住的区域均必须划定。有条件,可以划定不同等级的危险区域。并以自然村或小流域为单位,标绘在预案中的图件上。3预警指标的确定根据历史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每个小流域或乡村各级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并在

4、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预警指标一般分准备转移、立即转移两级指标。4监测系统4.1站网布设监测站网主要布设在流域面积为200km2以下易遭受山洪灾害的专业资料分享.........................小流域。通过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和区域历史洪水、社会经济调查,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布设监测站网。(一)雨量站布设原则(1)分区控制原则:依据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原则上按照20~100km2/站的密度布设自动雨量监测站;在高易发降雨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山洪灾害频发区适当加密站点。(2)流域控

5、制原则:布设自动雨量监测站点时优先考虑山区的中小流域,站点应尽量安装在流域中心、暴雨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地段。要注意避开雷区。(3)地形控制原则:山区降雨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布设自动雨量站时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的作用。(4)简易雨量站原则上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布设,人员比较分散且受山洪威胁较大的自然村可适当增加。(5)易于实施原则。站网布设时充分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条件。(6)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原则。已有的水文、气象等部门雨量监测信息应纳入县级监测预警平台。(二)水位站布设原则(1)面积超过100km2的山洪灾害严重的

6、流域,且河流沿岸为县、乡政府所在地或人口密集区、重要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的,布设自动水位监测站。(2)流域面积100km2以下的山洪灾害严重的小流域,河流沿岸有人口较为集中的居民区或有较重要工矿企业、较重要的基础设施,布设简易水位监测站。其它小流域,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布设简易水位监测站。专业资料分享.........................(3)对于下游有居民集中居住的水库、山塘,没有水位监测设施的,适当增设水位监测设施。对重要的小(一)型水库,可适当布设自动水位监测站。(4)水位站布设地点应考虑预警时效

7、、影响区域、控制范围等因素综合确定,尽量在山洪沟河道出口、水库、山塘坝前和人口居住区、工矿企业、学校等防护目标上游。(5)站网布设时应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条件。(6)已有的水位监测站监测信息应进入县级监测预警平台。4.2监测信息流程自动监测站发送雨水情信息到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同时发送到省或市水情汇集部门,实现省、市、县信息同步共享。简易监测站监测人员应及时将预警雨水情信息通知当地的防汛指挥人员或预警人员,以实现及时应对;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报告县、乡(镇)防汛负责人及值班人员。4.3监测站点管理自动监测站须由

8、省级水文部门统一编码。自动监测站点水雨情信息通过数据接收前置机的接收处理软件完成信息实时接收及处理。数据接收处理软件应可以对各自动监测站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水雨情数据和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可直接修改站点运行参数。专业资料分享.........................数据接收处理硬件设备主要由数据接收通信设备、数据接收处理设备和维护设备组成。4.4监测站环境1、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