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ID:21219567

大小:8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0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_第1页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_第2页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_第3页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_第4页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较为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经济凋敝,同时,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广大人民的革命和反战情绪高涨。2.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3.俄国出现了工人代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4.二月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力争实现向社会主

2、义革命的和平过渡。6.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组织彼得格勒革命赤卫队武装起义,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赤卫队终于占领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在攻打冬宫的胜利进军中,全俄第二次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召开。2.内容:(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告全部政权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2)成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主席;(3)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3、和平法令》呼吁各交战国立即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无偿没收地主的土地,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并分给农民使用。)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4.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使俄国人民摆脱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也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它在占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第2课苏联社

4、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施原因:十月革命后,国际帝国主义势力和苏俄境内的叛乱分子勾结起来,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猖狂的进攻,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渡过难关,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实施目的: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3.内容:①农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上交余粮和其他农产品;②对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③-13-禁止自由贸易;④实行粮食和工业品的定量配给制。4.积极影响:为苏维埃政府集中全国物力、人力战胜敌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5、5.消极影响:它的成功使一些激进的革命者误以为,苏俄可以借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到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而进一步加强,苏俄人民,特别是农民不再拥护这项政策发生了农民骚动。(二)新经济政策1.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2.内容:①农民以实物税的形式向国家交纳粮食税,税后可以自由处理余粮;②把中小企业退还给原来的业主,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③恢复自由贸易,实行商品买卖,废除实物配给制。3.结果:到192

6、7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4.作用: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多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引导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它促使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尝试。(三)苏联成立1922年12月,各苏维埃共和国在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二、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1924年列宁逝世。2.1925年苏联制定了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3.从1928年到19

7、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4.1937年农业集体化运动结束,消灭了农村的剥削制度,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粮食和资金。三、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1.1936年,苏联颁布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种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2.斯大林模式弊端:(1)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法制建设被忽视,滋生个人崇拜和官僚腐败现象。(2)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严重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缺乏持续

8、发展动力。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一、凡尔赛和约1.巴黎和会:1919年1月18日,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对德和约。-13-2.1919年6月28日,签定了《凡尔赛和约》。3.凡尔赛和约的内容: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将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②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③原属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④废除德国普遍义务兵役制;⑤德国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