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

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

ID:21228875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0

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_第1页
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_第2页
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_第3页
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_第4页
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  一、《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获通过  【背景材料】  国务院总理wen家宝9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决定取消和调整186项行政审批项目。规划紧紧围绕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把防治污染作为重中之重,对水、大气、固体废物、生态安全、农村污染防治、海洋、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环保工作作出了全面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措施。  【命题方向】  ①考查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实质;环境问题的

2、表现及分布特点;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等知识。  ②联系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成因和解决措施。  ③运用正确的人地观评价和分析人类的生产活动,做到人口、资源、经济共同可持续的发展。  【综合训练】  1.关于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D.有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

3、全球。  2.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A.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危害  3.我国下列各区域对应的主要环境问题,不正确的一组是()  A.华北平原——旱涝、盐碱和风沙  B.长江中上游地区——沙尘暴  C.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  D.天山山麓——土地荒漠化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继续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而且是摆在首位的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据此回答4-5题。  4.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防治环境污染  B

4、.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D.发展居第一位  5.下列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取缔一切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保护好饮用水源安全。  B.划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流域  C.取缔一些有污水排放的工业。  D.实行环境准入、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等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比重从1990年的%降至2005年的%。据此回答6-11题。  6.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石油B.火

5、电C.水能D.石油  7.下列关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  B.至2005年我国的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  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的比重最大  8.我国的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部门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  9.中国最大的“煤变油”项目——神华集团煤液化项目落户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乌

6、兰木伦镇,该地区发展该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发达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市场前景广阔  10.请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写出三条)。  松花江流域纳入”十一五”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松花江11&8226;13事件发生后,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协调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事故的处理和水质的监测,使整个污染状况都在监控之下,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据此回答12-14题。  11.下列关于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较大,一

7、年有一次汛期  B.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含沙量大  C.结冰期较长,有凌汛现象  D.春季形成春汛,该季节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12.简要分析松花江11&8226;13事件发生时不利于污染物自净和处理的自然原因。  13.分析该事件可对我们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有何启示。  答案:  1.D2.D 3.B  4.D 5.C 6.B 7.A 8.C 9.A  10.“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主要措施:  ①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环境准入。  ②要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监管体制,严格环境执法,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

8、破坏。  ③要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保工作。  ④要加强部门、地方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妥善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  ⑤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11.C  12.在该季节河流流域范围内降水较少,所以流量较小,表层水有结冰现象,不利于污染物自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