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科举制创立

第4课 科举制创立

ID:21232128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第4课   科举制创立_第1页
第4课   科举制创立_第2页
第4课   科举制创立_第3页
第4课   科举制创立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4课 科举制创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考点:隋唐的科举制度1、(2010·聊城学业考试)“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的分析理解能力。“金榜”“寒窗”“名字香”“一举成名”与科举制度相符合。2、(2010·重庆中考)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朝B.

2、康朝C.明朝D.清朝【答案】选A。3、(2010·南京学业考试)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答案】选A。4、(2010·淮安中考)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选A。5、(2010·山西中考)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C.唐朝社

3、会文学艺术繁荣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选A。6、(2009·湘西中考)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从何时开始的吗()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隋唐时期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是中国最早的选官制度。7、(2009·芜湖中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的这首《琵琶记》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郡县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

4、分析理解能力。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可知,读书人可自由报考,且有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考中新科进士是男儿最高荣誉的象征,这符合唐朝科举制的特点。8、(2009·内江中考)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09年已经恢复32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A.世袭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答案】选C。9、(2009·威海学业考试)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武则天【答案】选D。10、(2009·菏泽中考)下

5、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C.宋朝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D.明朝科举考试的答卷分八个部分【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科举制是隋朝时期创立,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明朝时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且答卷必须分八个部分,也就是“八股文”。11、(2009·徐州中考)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答案】选C。12、(2008·玉林中考)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

6、的是()A.科举制度B.行省制C.厂卫制度D.军机处【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隋朝时设立科举制度;元朝时实行行省制;明朝时实行厂卫制度;清朝时设立军机处。13、(2007·连云港中考)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去京城赶考”可知,这是指中国最早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隋朝时开创。14、(2007·连云港中考)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

7、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这一记载()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情况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答案】选B。15、(2009·锦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