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应力方面的几点看法

在预应力方面的几点看法

ID:2123404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在预应力方面的几点看法  _第1页
在预应力方面的几点看法  _第2页
在预应力方面的几点看法  _第3页
在预应力方面的几点看法  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预应力方面的几点看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预应力方面的几点看法一、预应力对柱支承球面扁网壳稳定的作用  钢扁网壳很多采用柱作支承。当柱间跨度较大时,为控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减小扁网壳支座的水平推力,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设置较大的钢或钢筋混凝土边缘构件(边梁、边桁架);2)在外加边缘构件的体内或体外施加预应力,以协调扁网壳与边缘构件的变形,减小边缘构件的断面尺寸;3)沿扁网壳周边拉力环域施加适当预应力,为了简单有时也直接在扁网壳相邻支座之间布索,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比较经济。  预应力扁网壳结构的分析以前都采用线弹性方法。四川省攀枝花市体育馆的结构设计,其屋盖为8柱支承周边悬挑的

2、预应力球面扁网壳。比较设计表明预应力的施加能够有效控制结构的变形,并降低用钢量。  在沿扁网壳周边引入预应力的过程中结构要产生变形,线弹性分析不能考虑这一因素,所得结论具有局限性。通常的预应力设计可以适当提高柱支扁网壳的屈曲荷载,但提高的幅度很有限。当预应力相同时沿拉力环域布索的屈曲荷载提高幅度比在扁网壳支座间布索大。预应力没有改变结构的屈曲特征,对荷载-位移平衡路径的影响也有限。要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的屈曲荷载只能采取其它途径。  二、张力松弛法在预应力空间结构中的应用  张力松弛法是针对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设计与施工张力控制值计算问题而研究出的一种

3、力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计算索的张力施工控制值,而且能计算结构中所有构件在张拉施工任一阶段时的内力、节点变位。当采用分组分批张拉施工方法时,每批索只要一次张拉到计算所得的张力施工控制值即可,当最后一批索张拉完毕,所有组索的实际内力将达到它们各自的张力设计值。这样,目前通常所采用的分阶段分组分批张拉,逐阶段张力调整的施工方法将得以改善,张拉施工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施工成本大大降低。  解决的问题包括:  (1)计算结构中各构件在索张拉施工每一阶段时的实际内力,包括在索张拉全部完成时各构件的最终实际内力;(过程内力计算)  (2)依据索张力设计值

4、,根据张拉的实际情况,计算张拉各阶段中索的张力施工控制值,以使张拉工作全部完成时,各组索的实际内力恰好等于其张力设计值。(以结果内力为目标反推算过程内力)  该方法还可用于预应力空间结构设计,进行合理布索与结构优化分析。  预应力空间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减轻结构的重量;优化结构的空间利用并使结构更美观。结构中的索若采用整体张拉方法则施工费用相当高昂;若采用分组分批张拉、逐步调整张力的施工方法,工艺简单且易于操作,但施工的张力调整工作相当麻烦费时且费用亦较高且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分批张拉时,后批索张拉必然

5、会造成前面所有批索实际张力发生改变,这种变化既不是纯粹的递增关系也不是纯粹的递减关系,但这种变化并不是没有规律的。  (2)当最后一批索张拉完毕时,除最后一批索外,所有的索的实际内力值均不是施工时的张力控制值,即:几乎所有的索由于张拉施工的原因,其初始内力都发生了变化。  预应力空间结构中有许多与刚性构件相连接的索,这些索分成若干个组,其中每组索包含同时张拉施工的索,各组索的划分应根据结构索的分布情况以及施工的实际情况而定。  几点张力松弛法的结论:  (1)张力松弛法主要应用于带有施加预应力加强索的空间结构受力分析,可应用于张力施工控制值的计算,

6、也可应用于张拉施工过程各阶段中各索及杆件的实际内力值的计算。同时,还能计算结构中所有构件在张拉施工任一阶段时的内力与节点变位。  (2)各组索的张力施工控制值均是针对某一特定张拉施工顺序的,施工时的张拉顺序不同,则计算所得的张力施工控制值也不同。本方法的计算结果应用于分组分批张拉施工时,必须按照计算时设定的施工张拉顺序进行,否则最后的结果是错误的。每批索只要一次张拉到计算所得的相应的张力施工控制值即可,当最后一批索张拉完毕,所有组索的实际内力将达到它们各自的张力设计值。  (3)该方法还可用于预应力空间结构设计,进行合理布索与结构优化分析。  (4

7、)张力松弛法是一种实用的、非常高效率的分析方法。  (5)张力松弛法可以推广应用到任何形状的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无论结构中各根索的张力设计值相同或不相同。  三、张弦梁结构中的预应力作用  张弦梁结构是通过撑杆连接梁(拱)和索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杂交结构形式,通过对下弦索施加预应力可以使结构形成整体共同参加工作。下弦索的预应力,通过撑杆使梁产生与使用荷载作用时相反的位移,从而部分抵消了外荷载的作用;联系索与梁之间的撑杆对于上弦梁起到了弹性支撑的作用,可以减小上弦梁的弯矩;同时,下弦索负担外荷载对上弦梁产生的外推力,从而不会对边缘构件产生水平推力,整体结

8、构形成自平衡体系。  通常认为随着预应力的增大,结构的变形将减小;已有的一些对张弦梁结构的研究工作也得出类似结论,认为增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