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雅克 卢梭 简介

让 雅克 卢梭 简介

ID:21237716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让 雅克 卢梭 简介_第1页
让 雅克 卢梭 简介_第2页
让 雅克 卢梭 简介_第3页
让 雅克 卢梭 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 雅克 卢梭 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生平经历卢梭(1712—1778年)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但通过自学掌握了丰富知识。做过仆人、学徒兼杂役。16岁时离开日内瓦来到都灵流浪,生活无着,饱尝人世的心酸。后经由朋友介绍结识了华伦夫人。18世纪30年代,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得以安心读书、思考与写作,并在她影响下培养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1742离开华伦夫人来到巴黎之后,卢梭开始自谋生路先后当过家庭教师、书记员、

2、秘书等,并由此结交了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与百科全书派成员,与大哲学家狄德罗合编了《百科全书》,成为了巴黎沙龙的宠儿。1749年,他以一篇名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淳化风俗?》的征文获得了第戎科学院一等奖,并一举成名。但他决心放弃对财产和声誉的追求,保持贫困和独立。1754年,回到日内瓦,受到热烈欢迎,成为日内瓦公民。次年,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完成《论政治经济学》一书。1756年开始了为期6年的隐居生活。1758年,由于同狄德罗在宗教等观点上的不同,与百科全书派决裂。1761年,发

3、表小说《新爱洛绮丝》,猛烈批判与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卢梭声誉日隆。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出版,这两部书不但引起了百科全书派的尖锐批评,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政府当局的谴责。《爱弥儿》一书遭禁,并被多次当众焚毁。瑞士当局下令逮捕他,他只好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逃往普鲁士管辖下的讷沙泰尔。此时,卢梭的名声已经传遍全欧。而卢梭同伏尔泰之间的矛盾也加剧,最终成为终生的仇敌。卢梭一度到英国居住,但不久又回到法国,重新过上了隐居生活。流亡生涯、不安宁的岁月并未影

4、响到卢梭的著述。著作《忏悔录》、《山中书信》、《公民的情感》等相继完成。1778年在法国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安葬于巴黎先贤祠。卢梭生前遭人唾弃,穷困潦倒,死后却备极哀荣,受人膜拜。1791年12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著作及其政治主张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本人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偶像。主要著作及主张政治1755《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62《社会契约论》教育1762《

5、爱弥儿》自传1782《忏悔录》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推行素食主义。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时代背景社会经济:18

6、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农业国家。全国绝大部分的土地集中在以国王为首的贵族以及僧侣手中。占全国人口95%以上的农民基本上是佃农,耕种地主的土地。虽然从18世纪初开始,法国东北部地区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农场,但总的说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像英国那样深入农村。与此同时,法国的资本主义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在一些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里昂、奥尔良等,出现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到18世纪中叶,一些工业部门如采矿、冶炼等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机器。在贸易方面,则主要对外出口酒类和各种奢侈

7、品。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受到封建生产关系的重重阻碍。在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路易十六时期的财政危机使得以金融资本家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也走上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道路。工业部门中,由于封建行会制度的存在,使大批手工业作坊无法过渡到手工工场,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严重障碍。此外,法国国内地方大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权矛盾深刻,封建割据严重,关卡林立,给各地商业联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国内市场无法统一。繁重的税务也极大地限制了资本的积累。这一切,使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旧的封建生产

8、关系之间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阶级关系:18世纪的法国仍维持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所有的人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而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以及手工工场的雇工等构成了第三等级。第三等级深受第一第二等级的残暴剥削与压迫,社会矛盾及其深刻,已逐渐趋近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思想文化:天主教会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天主教会竭力向人民宣传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鼓吹人们守天知命,不做丝毫反抗。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