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

《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

ID:2124411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_第1页
《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_第2页
《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①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②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③。其上为睥睨梁欐④之形;其旁出堡坞⑤,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⑥有水声,其响之激越⑦,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⑧,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⑨,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⑩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⑾,而列是夷狄⑿,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⒀,是固⒁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⒂,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⒃,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

2、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第二十九卷《记》)  【注释】  ①少:稍、略。②土断:山势突然断落,形成峭壁。③垠:边、岸。④睥睨(pìnì):城上短墙,又称女墙;梁欐(lì),房屋的大梁。⑤堡坞:像小城堡的石头。⑥洞然:石子击水声。⑦激越:声音响亮清脆。⑧美箭:美竹。⑨疏数(cù)偃仰:疏密起伏。数(cù):密。偃: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仰:抬头。⑩造物者:指天。古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创造的,故称天为“造物者”。⑾中州:中原地区。⑿夷狄:指偏远的永州。⒀更千百年句:经历千百年而不能一献其优美景致而被人们所赏识、承认。⒁固:真的。⒂

3、不宜如是:不应这样做,即徒劳的把小石城山安排在荒僻的永州。⒃气之灵:地气的灵秀。  【译文】  从西山道口一直往北,翻越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路向西伸展,沿这条路寻找风景,没有发现好的景;另一条稍稍向北又望东,走了不到四十丈的路程,只见地层断裂,河道分差,有一大堆积聚的山石形成的山冈横挡在路端。积石上面,构成垛墙望楼的形状;它的旁边矗立着一座天然的堡垒,有一个像门一样的洞穴。往里看去,一片漆黑,把一块小石头投进去,发出咚咚的回声,仿佛激荡的水声,那声音红亮回旋,过了很久才消逝。环绕攀登,可以登上山顶,能眺望很远的地方。山石上没有土壤,然而却生长着秀丽的树木

4、和修美的竹子,使它更加显得奇特而坚实。那些树木和箭竹分布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恰似运用人工的智慧设计布置而成的。  1.解释加粗词语的意义。  (1)其一少①北而东  (2)其响之激越  (3)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答:(1)稍微,稍稍(2)高昂,激越(3)经历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译文:那些树木和箭竹分布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恰似运用人工的智慧设计布置而成的。  (2)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答:这是造物者用来安慰那些虽然贤明却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3.作者借小石城的奇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遭

5、贬后抱负和才能被埋没而心中忧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