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

ID:21253651

大小:32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_第1页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_第2页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_第3页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_第4页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精心整理致远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三周物理周测试卷一、选择题(24)1.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棒AC,用软线悬挂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通入A→C方向的电流时,悬线张力不为零,欲使悬线张力为零,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不改变电流和磁场方向,适当减小电流B.不改变磁场和电流方向,适当增大磁感强度C.只改变电流方向,并适当增加电流D.只改变电流方向,并适当减小电流2.关于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回路所包围的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B.回路外磁场的方向C.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大小D.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3.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不断冷冻,物体的温度就不断地下降,没有止境B.目前尚不知最低温是多少,最高温是多少C.摄氏零下的373度是低温的下限D.任何物体,温度下降到某一点就不能再降4.将一磁铁插入闭合线圈,第一次插入所用时间为Δt,第二次插入所用时间为Δt2,且Δt2=2Δt1,则()A.两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为2∶1B.两次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之比为2∶1C.两次线圈中产生的热量之比为2∶1D.两次线圈中的电功率之比为2∶15.风速仪的简易装置如图(甲)所示,风杯在风力作用下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风速为v1时,测得线圈中的感应

3、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风速变为v2,且v2

4、 C、该物质的密度  D、条件不足,以上各物理量均不能计算出来8.关于物体的内能及分子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B.擦火柴,火柴头燃烧起来,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内能C.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内能大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精心整理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收缩,其内能一定减少9.在有关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的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显著B.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D.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10.如图9,导体框内有一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12T,框架中的电阻R1=

5、3Ω,R2=2Ω,其余部分电阻均不计,导体棒AB在磁场中的长度为0.5m,当AB以10m/s速度匀速沿着导体框移动时,所需外力F=N,产生功率P=W,通过R2上的电流I2=A。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60)11.有一个500匝的线圈,在0.2s内穿过它的磁通量从0.02Wb增加到0.08Wb,(1)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2)如果线圈的电阻是10Ω,把它跟一个电阻是90Ω的电热器串联组成闭合电路时,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多大?12.(15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5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0°角,下端连接“2.

6、5V,0.5W”的小电珠,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0.02kg、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金属棒由静止开始释放,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小电珠正常发光,取g=10m/s2,求:⑴金属棒沿轨道下滑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⑵金属导轨的宽度;⑶金属棒稳定下滑时的速度大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精心整理13.(16分)如图所示,倾角为的“U”型金属框架下端连接一阻值为的电阻,相互平行的金属杆MN、PQ间距为,与金属杆垂直的虚线、区域内有垂直框架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间距离为,一长为、质量为、电阻为的导体棒在全属框架平面上与磁场上边界距离处从静止开

7、始释放,最后能匀速通过磁场下边界.重力加速度为(金属框架摩擦及电阻不计).求:(1)导体棒刚到达磁场上边界时速度大小;(2)导体棒匀速通过磁场下边界时速度大小;(3)导体棒穿越磁场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精心整理参考答案1.B2.AD3.D4.AC5.B6.C7.ABC 8.ABD9.BC10.0.030.30.2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E=BLv=0.6V,由欧姆定律I=E/R=,安培力F=BIL=0.03N,拉力功率P=Fv=0.3W,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上的电流为0.2A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