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

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

ID:2125982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_第1页
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_第2页
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_第3页
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_第4页
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做教育艺术家——读《教育的艺术》有感谈到教育,尤其是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一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关系着一个人,一个家庭,更关系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日渐熟悉了教师这个工作,也日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就有可能只把它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暑假期间,我参考学校的教师暑期成长规划中的推荐书目,买回了《教育的艺术》一书。闲暇之余,读上几页,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采撷一些可以为我所用的金玉良言,写下几行笔记,两个月下来,真的对教育教学工作有

2、了全新的认识。至此,我也更加深切的知道,人,需要读书,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更快的成长,也必须读书。本书收集了10篇文章,虽然作者从上古的柏拉图,到现代的汤因比,地域从希腊、罗马、捷克、瑞士、法国、英国、中国,到美国,但是他们都一致地把教育的理与实际结合在一起,抓住教育的根本,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去透视教育的问题,为教育问题树立了特殊而重要的观念。读完此书,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艺术家,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读到杜威的《教育哲学》真的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认为,教育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社会,就是教育的目的;第二

3、是学校和学科,就是中间一座过渡的桥;第三是儿童的生活和本能,就是教育的起点。这三部分也是他演讲的主线。他激烈抨击当时教育将这三部分本末倒置的社会现状,儿童应该通过合理的学校和学科教育来适应社会生活的,而当时教育现状是人们把学科看的很重,而忽视了主体和目的,造成学校教育迂腐,学生所学无用,厌学,因为教材陈旧,学生缺乏思考能力,进而整个社会无法进步,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很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得自己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成绩也不见大的起色。杜威教给我们几种教学的方法,我想大家可以借鉴

4、,把它适当的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相信会改变我们的教学现状。第一种方法是:“游戏”。我最初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受以往教育理念的影响,总认为上课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遵规守矩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我们把我们认为是宝贝的东西硬装下去,完全不顾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能否接受。倘若,我们转变一下思想,利用教材和孩子们爱模仿的天性,创造一些有意义的游戏,用最容易的方法输入社会实用的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快乐中逐渐成长。第二种方法是:“做工”。凡是真有价值的手工,一定含有一点游戏的动作。儿童不仅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还有一种喜欢制

5、造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天性,使他们变为有用。如,烧饭的时候可以讲化学的道理;种花的时候可以讲植物学的道理。又如,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们养蚕,孩子们从蚕子看起,进而幼虫,再进而做茧,变为飞蛾,几个礼拜以内看出生物的全套变迁,一定能得到许多生物学上的知识。儿童从这里得到的这些循序渐进的知识,今后都可以在社会中应用,这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目的——到成人社会里,做一个有用的分子。第三种方法是:“做戏”。通过做戏使书本上的东西能有一种动作的表现,使儿童把自己看作书中事物的一部分。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学生得到知识方面的长进。第一能使他设

6、身处地,知道他自己就是戏中的人物,戏中的悲欢离合,仿佛是自己的悲欢离合。第二,是可以养成他们学则的能力和安排的能力。一段故事里面,并不是都可以演出来的,于是选择出最精彩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当中又不是个个人相宜的,于是,你做这个,我做那个。但这还是个人方面,等到选择定了,于是大家商量怎样安排,怎样说法,怎样做法;那一句话,那一件事,应该要,应该不要。然后做成连贯的戏。总之,能使他们有选择安排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三个作用,使儿童的知识影像格外明了,正确。平常教习发问,他们照书中回答,是很容易的。倘要他实地地做出来,那就非懂得一字一句的意义,和名词所代表

7、的事物,动词所代表的动作不可。第四个作用,就是能养成社会的共同生活的习惯。课堂中你做卷子,我做答案,都是单独的。一到演戏的时候,大家的言语动作,都要互相照应,成功失败,是大家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所以他能养成通力合作的精神。最后一种方法是:“工作”。工作与功课是不同的,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往往认为,功课就是他们的工作,但是它有自上而下的意思,是教习的威权压迫出来的意思,这里所说的工作,是自动的,与儿童的心理连贯的,能产生一种产品的工作。这种不但有兴味有动作并且有结果的工作,不只能教育学生做事要有目的,还可以养成一种判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借此输入有用的知

8、识。譬如植物学,现在我们教的,总是科学家最后研究的结果:例如学名什么,普通名词什么,属于什么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