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通信闪亮登场

全光通信闪亮登场

ID:21265782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全光通信闪亮登场_第1页
全光通信闪亮登场_第2页
全光通信闪亮登场_第3页
资源描述:

《全光通信闪亮登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光通信闪亮登场~教育资源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信息量呈指数增长,仅Inter用户需要传送的信息比特速率每年就增加8倍。通信业务需求的迅速增长对通信容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光纤近30THz的巨大潜在带宽容量,使光纤通信成为支撑通信业务量增长最重要的技术。现阶段采用时分复用单波长的光纤传输系统容量已达10Gbit/s,再提高系统速率就会产生技术和经济上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波分复用是充分利用光纤低损耗区30THz带宽的一种可行技术,可以打破单个波长系统带宽的限制,是提高光

2、纤容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是光纤传输系统速率的提高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这种高速传输的网络中,如果网络节点处仍以电信号处理信息的速度进行交换,就会受到所谓电子瓶颈(10Gbps)的限制,节点将变得庞大而复杂,超高速传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被昂贵的光/电和电/光转换费用所抵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全光网AON(AllOpticalNets,对绝大多数业务无损伤。  6.提供多种业务。全光网提供多种宽带信息业务,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通信,可以把全光网支持的业务及应用分为3类:  传统数字信号业务

3、,其数据速率范围从低速Kbps至高速Gpbs,如异步传送模式(ATM)、局域网的互连、多路数字、以太网等。  模拟信号业务,如有线电视(CATV)节目的多路传送。  用户需要光接口业务,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包括视频工作站、大规模数据库和多路高清晰度电视等,这将是全光网业务的主流。  全光网的网络结构  全光通信网络的结构分为服务层(Servicelayer)和传送层(Transportlayer),网络传送层分为SDH层、ATM层和光传送层。光传送层由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OXC)组

4、成。在光传送层,通过迂回路由波长(Rerouting插入/分离所确定的波长通道至ATM复用器,而OXC则连接两个光环路到ATM交换机。  利用波分复用技术的全光网将采用三级体系结构。0级(最低一级)是众多单位各自拥有的局域网(LAN),它们各自连接若干用户的光终端(OT)。每个0级网的内部使用一套波长,但各个0级网多数也可重复使用同一套波长,1级可看作许多城域网(MAN),它们各自设置波长路由器连接若干个0级网。2级可以看作全国或国际的骨干网,它们利用波长转换器或交换机连接所有的1级网。  关键技术 

5、 全光网是通信网发展的目标,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个阶段为全光传送网,即在点对点光纤传输系统中,全程不需要任何光/电和电/光的转换。长距离传输完全靠光波沿光纤传播,称为发端与收端间点对点全光传输。第二个阶段为完整的全光网。在完成上述用户间全程光传送网后,有不少的信号处理、储存、交换以及多路复用/分用、进网/出网等功能都要由光子技术完成。完成端到端的光传输、交换和处理等功能,这是全光网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完整的全光网。  由此,实现全光网大致有以下几种关键技术。为了补偿传输上的光功率损耗,需要光放大器,但是

6、光放大器方面存在带宽限制,限制了可用的波长资源。为了实现从传输设备中上下路某个波长信号,需要光分插复用器。为了直接在光域内实现路由选择、网络恢复等,需要使用光交叉连接器件。光分插复用器和光交叉连接器件因为存在大量的光开关和光滤波器,光信号串扰严重,在网络中会积累。另外还有光滤波器的级联会影响总通带特性;波长转换技术不成熟;网络运行、管理和控制方案不成熟等。这些障碍都限制了全光网络的规模。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计划和开发中的全光网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实验网有多种,其中METON(城域光网络)是现在

7、全光网研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实验网采用8个波长、8个节点的波分复用环形网,码率为2.5Gbit/s和10Gbit/s,系统最大容量为80Gbit/s。  光交换技术  光交换技术可以分成光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光路交换又可分成三种类型,即空分(SD)、时分(TD)和波分/频分(WD/FD)光交换,以及由这些交换组合而成的结合型。其中空分交换按光矩阵开关所使用的技术又分成两类,一是基于波导技术的波导空分,另一个是使用自由空间光传播技术的自由空分光交换。光分组交换中,异步传送模式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

8、方式。12下一页友情提醒:,特别!日本开发了两种空分光交换系统――多媒体交换系统和模块光互连器。两种系统均采用88二氧化硅光开关。多媒体光交换系统支持G4传真、10Mpbs局域网和400Mpbs的高清晰度电视。  光时分交换技术开发进展很快,交换速率几乎每年提高一倍。1996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光纤延迟线和44铌酸锂光开关的32Mpbs时分复用交换系统。光波分交换能充分利用光路的宽带特性,不需要高速率交换,技术上较易实现。1997年采用高速MI(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