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ID:21279112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F299.2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05-045-0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化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着眼点,以期最终消除障碍,推进我国城市化健康、积极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存在问题对策    一、引言  城市化问题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的重大问题,是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村人口转化、剩余劳动力的走向以及城市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把握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2、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二、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我们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1.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不断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呈现先慢后快的特征。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6%,1978年增长到17.92%,近

3、30年只提高7.3%,发展速度很慢。“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由2000年的36.09%增长到2004年的41.8%,2005年达到43%,年均增长1.4%。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由1978的17,245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56,212万人,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8个。  2.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城市化水平及增长速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截至2001年,全国城市总数为662个,其中,东部地区293个,占44.26%,中部地区247个,占37.31%,西部地

4、区122个,占18.43%。  3.城镇化水平低。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值比重,2005年,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7.6%,而城镇化水平为43%,二者相差44.6个百分点。  四、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波动大、水平较低,故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城乡分割,协调性较差。在长期计划经济“城乡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乡“

5、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得以产生、固化乃至于不断强化。政府借助于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粮油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渐形成了城乡有别的管理体系。城乡居民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和职业的不同最终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即所谓的城乡差别。  2.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肇始于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培植上皆表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首先,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行政偏好。其次,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成为普遍现象,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

6、侵蚀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3.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我国的城市化历程表现出与这种规律较大程度的背离,行政力量扮演着远比市场因素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么定位模糊、摇摆不定;要么彼此“借鉴”,简单复制。其结果不仅浪费了较多的资源,而且使城市结构雷同、功能单一。同时,缺乏核心主导产业的支撑也使得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  4.重视外延拓展,忽视内在功能完善。在城市外围空间拓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现有城市功能的完善则严重滞后。从城市景观的外观上看,

7、我国的城市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但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文明的积淀上则呈现出天壤之别。拥挤的交通、令人担忧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治安、脆弱的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后续发展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五、完善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我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我国城市管理的水平。  1.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要逐步摒弃片面强调发展城市(尤其更多地停留在城市空间的拓展上)的传统做法,而应从城乡联动、协调发

8、展的角度谋划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2.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审视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结构雷同、个性模糊是一个普遍问题。城市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在未来功能的定位上均显示出明显的趋同性,这种现象对于城市的后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实践证明,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上,个性化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弱化行政干预力度。应强化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淡化行政干预色彩,努力营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